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9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雨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032

金钱

4798

帖子

铂金水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1:5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一、雨洪集蓄工程建设背景   庆阳市西峰区位于甘肃东部,海拔在1200m-1418m之间,总人口32万,其中 农业人口24万,非农业人口8万,总面积996km2;年平均降水量545mm,平均蒸发 量1461mm,水资源总量1.4亿m3,人均占有量仅440m3。除过境水和洪水外,可利 用水人均不足200m3,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西峰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地带,属 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以旱作农业为主。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境内地高水 低,极其有限的河道水利用比较困难。年降雨水的60%集中在7、8、9三个月,且 以洪水形式流入江河。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硬化面积不断加大。进入汛期,城 区防洪、排水任务艰巨,难度增大。多年来,对城区洪水只采取“排”的办法, 忽视了对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在雨水资源越来越被看重的 今天,特别在西峰这样的干旱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已显得十分重要。它也是有 效地弥补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据测算,西峰新城区已硬化面积年流失雨水40 万m2左右。若将这部分水利用起来,对于缓解城区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 于这一基本考虑,在西峰新城区的开发建设中,我们配套实施了城区雨水资源集 蓄利用工程,初步建成了一个集解决西峰城区洪水排放、雨水资源集蓄利用、城 区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抗旱、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和地下水回补等综合功能于一体 的水资源利用项目。   二、城区雨洪水集蓄工程建设的设计理念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发挥城市对国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庆阳市 决定将西峰老城区以南的12km2开辟为新城区。新城区总投资1.5亿元建成的世纪 大道和世纪广场,是西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陇东城市发展的一 个新亮点。从今年开始,新城区将陆续开工建设一批重点工程,随着新城区的建 设,特别是世纪大道和世纪广场的建成,随之带来的就是城区雨水的排放问题。 旧城区是用地下管网汇集雨水并排入城东的火巷沟,新城区距天然沟道较远,沿 用旧城区排洪水的老路既投资巨大,又不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为了解决水资源 短缺的问题,自1995年开始,西峰区先后尝试和探索利用雨水资源的路子,首先 从塬边农村人口吃水困难问题入手,打窖集蓄雨水,取得了成功;随后将雨水利 用推广到抗旱补灌和发展高效农业上,同样也取得了成功。从这些雨水利用的成 功经验中得到启示后,我们积极寻求城区雨水利用的有效途径。   新城区12km2总体排水方案已经确定,该项目选择已建成的世纪大道和世纪 广场作为集流范围,建设城市雨水集蓄工程的目的是:保证选定范围内的雨水排 放畅通,保持街面和公共场地无积水,满足城市防洪安全要求;建造一个人工湖 泊,将这些水量集中蓄存,用于高效农业灌溉、城市抗旱和城市建设用水,增加 城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促进城郊经济发展,改变城区气候,美化城郊生态环境; 有效减少洪水对塬面坡地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   该工程集水面积为1.22km2,含新城区世纪大道(长4km、宽80m)面积0.32km2 ,世纪广场面积0.1km2,沿世纪大道两侧各100m,硬化面积0.8km2。从世纪大道 地下管网末端接水引至南湖内,形成高原型人工湖体。   工程按新颁布的城市防洪标准20年一遇洪水设计。按集雨理论推算,年集雨 总量为40万m3,根据当地月分配和用水调节调度,只有7、8、9三月余水,约7. 5万m3,可排入下渗田或灌注井,使余水渗入地下,促使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回升 。   根据地形条件,城区雨水集蓄工程设计蓄水深度为3.66m,湖平面根据地形 地貌特点,设计成“品”字形的三个相对独立水体,总容积为13.2万m3,总面积 为4.4hm2。   三、城区雨洪水集蓄工程的作用   城区雨水集蓄工程是西峰城市排水、抗旱和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也是雨水 资源利用的新方向。把已经建成的西峰新城区世纪广场和世纪大道及其两侧的建 筑场地作为集流场,将雨水集蓄起来并用于发展农业灌溉、城市建设和城市抗旱 ,使城区洪水“排”、“用”结合,变“水害”为“水利”,将会取得显著的社 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使城区洪水资源转化为可利用水资源。西峰区水资源总量1.4亿m3,人均 占有量仅440m3,可利用水资源量更少,人均不足200m3。南湖工程的建造,把城 区洪水集中起来,然后加以利用,使城区洪水资源化,在1.22km2集雨面上,按 年降雨量545mm的60%折算,增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40万m3,拓宽了旱塬水资源开 发利用的新途径。   2、为抗旱应急提供新水源。西峰区是一个干旱缺水地区。随着社会发展, 城区扩大,城市的建设用水、抗旱用水、绿化用水将更加紧缺。把城区集蓄到的 雨水用于高效农业灌溉、城市建设、城区绿地,可减轻抗旱防灾的压力。   3、水土保持效益明显。西峰区现在城区洪水全部排入城区的火巷沟,流入 马莲河,致使沟岸扩展,沟头延伸,沟床下切,蚕食塬面,冲毁农业田,严重破 坏了沿途和周边的生态环境。城区雨水集蓄工程的建造,把城区洪水集蓄起来, 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4、补充回灌地下水,促使地下水位回升,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南湖地处西峰城区自来水公司十里湾集中采供区,据省环境监测站2000年-2002 年监测结果显示:十里湾地下水已超采,漏斗区地下水位以平均每年2.37m的速 度下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危机。城区雨水集蓄工程可将雨水集中在非 灌溉期,利用已确定的下渗田、灌注井注入黄土层以下,补充回灌地下水,促使 地下水位回升,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5、为城乡增添了新的游乐景点。在干旱、缺水、多风的陇东高原建造“旱 塬平湖”。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气候,同时为市民提供了新的旅游休闲处。 城区雨水集蓄工程南湖水面积4.4hm2,根据设计,湖内建有“日”、“月”、“ 星”三个小岛,用湖体开挖出的土方在湖体北面堆积成山,形成以水为核心的人 造景观,对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西峰来说无疑增加了一个旅游、休闲的好景点。   6、为缺水城市开发水资源、美化环境开辟了新路子。已建成的城区雨水集 蓄工程仅占新城区的1/10,若再建同等规模的5-10座城区雨水集蓄工程,旱塬城 市西峰将会变得更加清翠秀美,更加气候宜人。同时,像西峰这样水资源紧缺、 水成本高的地区,在城区周边实施洪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将增加城市可利用水 资源量,减轻城市抗旱防洪压力,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品位,具有极好的社 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结论   加快小城镇建设及城市化,不仅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且随着基础设施 的建设,致使街道、楼宇等硬化面积明显增多,为雨洪水资源的集蓄利用创造了 有利条件,也使雨洪的有效利用成为可能。西峰区的雨洪水资源集蓄工程建设实 现了防洪保安、改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生态等综合目的,为城区雨洪的开发利 用积累了经验,具有社会、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对其它缺水型城市有一定的 借鉴和推广价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贴总希望有人回复,哪怕你在回复里啥也不说;
只是,一个字一个笑脸也会让我深深感到被关注的幸福;
只要帖不太差  请顶一下 谢谢你的回应!
清啦

6701

积分

2050

金钱

2004

帖子

黄金水师

沙发
发表于 2007-5-29 15:18:43 | 只看该作者
有效创新,发挥资源开发的更大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8 17:22 , Processed in 0.22024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