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9290|回复: 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BR/CASS] CASS工艺、CAST工艺CASP工艺的区别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42

金钱

1810

帖子

王者水师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6:3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它们的英文分别是: CASS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CAST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CASP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在池体结构上基本一致,很多时候都将三个混为一团,请有使用CASS和CASP工艺的网友介绍一下:连个工艺的具体池体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方式,参数控制,运行效果等。 CAST工艺:大多数分为两个区:厌氧区和主曝气区,也有的分为三个区:厌氧区、缺氧区和主曝气区。回流到厌氧区与进水混合,回流比为20%,最大的特点出水通过滗水器向外滗水。设计进水负荷范围为:0.05-0.2kgBOD5/KGMLSS.d. 我们厂分为厌氧区和主曝气区,微孔曝气,单池尺寸为45*30*6,厌氧区为:3*30*6,主曝气区为:42*30*6.四个小时一个周期,进水曝气、纯曝气、沉淀、滗水个一个小时。MLSS,根据具体进水情况在2000-4000mg/L,DO为2.0-3.0.出水效果不错,但氨氮和总磷差点。 [ 本帖最后由 zpfh2008 于 2008-1-18 18:21 编辑 ]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cygyc-gc + 5 组织探讨

查看全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清啦

12万

积分

2万

金钱

3万

帖子

论坛顾问

2016十年风雨同舟2012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财富勋章教书育人勋章无所不知勋章十大风云人物201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季度优秀版主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8-1-18 17:44:4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我, pross system Technology 理解的意思差不多。
干啥别灌水!磕碜啊。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在线求助与答疑
论坛已有资料,请自己下载,不接受pm索取。

3万

积分

9428

金钱

1766

帖子

王者水师

QQ
板凳
发表于 2008-1-17 14:4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的帖子

先来坐个沙发 按照你的英文注释那这三个东西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工艺啊 呵呵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地板
发表于 2008-1-18 14:17:02 | 只看该作者
好像不全哟 可以比较三者的工作原理来说明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2万

积分

42

金钱

1810

帖子

王者水师

QQ
5
发表于 2008-1-18 14:2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的帖子




是啊 ,不过没人来参与啊 !还得请高人来啊

1万

积分

2241

金钱

1386

帖子

铂金水师

6
发表于 2008-1-18 17:03:50 | 只看该作者
主要差别在进水方式上,CASS在沉淀阶段可以进水,而CAST工艺沉淀阶段不进水;另外,CASS池子分为三段,选择区、缺氧、主反应区,而CAST工艺分为2个阶段,选择区和主反应区。第三点,发明人原来是合作关系,后来不合作了,CAST是后来在CASS基础上发明的。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2 收起 理由
飞鸿 + 2 感谢参与,请继续详细说明

查看全部

2万

积分

42

金钱

1810

帖子

王者水师

QQ
7
发表于 2008-1-18 18:1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的帖子

有CAST工艺也分为3个阶段,选择区、缺氧区和主反应区, CASS出水是通过什么方式出去的?不是进满池子,曝气、沉淀的吗?沉淀阶段没有水流出,怎么进水?

2万

积分

42

金钱

1810

帖子

王者水师

QQ
8
发表于 2008-1-19 09:13:21 | 只看该作者
摘要: 本文结合作者对CASS工艺多年的研究成果及设计、运行和管理经验,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论述了CASS工艺的特点,并探讨了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CASS工艺 技术特征 经济评价 1 概述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处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先进工艺。其基本结构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础上,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同时可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该工艺最早在国外应用,为了更好地将其引进、消化,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污水处理新工艺,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环保中心于1994年在实验室进行了整套系统的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CASS工艺处理常温生活污水、低温生活污水、制药和化工等工业废水的机理和特点以及水处理过程中脱氮除磷的效果,获得了宝贵的设计参数和对工艺运行的指导性经验。我院将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及不同种工业废水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我院开发的CASS工艺与ICEAS工艺相比,负荷可提高1-2倍,节省占地和工程投资近30%。 2 CASS工艺的主要技术特征 2.1 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传统SBR工艺为间断进水,间断排水,而实际污水排放大都是连续或半连续的,CASS工艺可连续进水,克服了SBR工艺的不足,比较适合实际排水的特点,拓宽了SBR工艺的应用领域。虽然CASS工艺设计时均考虑为连续进水,但在实际运行中即使有间断进水,也不影响处理系统的运行。 2.2 运行上的时序性 CASS反应池通常按曝气、沉淀、排水和闲置四个阶段根据时间依次进行。 2.3 运行过程的非稳态性 每个工作周期内排水开始时CASS池内液位最高,排水结束时,液位最低,液位的变化幅度取决于排水比,而排水比与处理废水的浓度、排放标准及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等有关。反应池内混合液体积和基质浓度均是变化的,基质降解是非稳态的。 2.4 溶解氧周期性变化,浓度梯度高 CASS在反应阶段是曝气的,微生物处于好氧状态,在沉淀和排水阶段不曝气,微生物处于缺氧甚至厌氧状态。因此,反应池中溶解氧是周期性变化的,氧浓度梯度大、转移效率高,这对于提高脱氮除磷效率、防止污泥膨胀及节约能耗都是有利的。实践证实对同样的曝气设备而言,CAS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有较高的氧利用率。 3 CASS工艺的主要优点 3.1 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 CASS的核心构筑物为反应池,没有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及初沉池。因此,污水处理设施布置紧凑、占地省、投资低。 3.2 生化反应推动力大 在完全混合式连续流曝气池中的底物浓度等于二沉池出水底物浓度,底物流入曝气池的速率即为底物降解速率。根据生化动力反应学原理,由于曝气池中的底物浓度很低,其生化反应推动力也很小,反应速率和有机物去除效率都比较低;在理想的推流式曝气池中,污水与回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流从池首端进入,成推流状态沿曝气池流动,至池末端流出。作为生化反应推动力的底物浓度,从进水的最高浓度逐渐降解至出水时的最低浓度,整个反应过程底物浓度没被稀释,尽可能地保持了较大推动力。此间在曝气池的各断面上只有横向混合,不存在纵向的返混。 CASS工艺从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来看,当污水以相对较低的水量连续进入CASS池时即被混合液稀释,因此,从空间上看CASS工艺属变体积的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范畴;而从CASS工艺开始曝气到排水结束整个周期来看,基质浓度由高到低,浓度梯度从高到低,基质利用速率由大到小,因此,CASS工艺属理想的时间顺序上的推流式反应器,生化反应推动力较大。 3.3 沉淀效果好 CASS工艺在沉淀阶段几乎整个反应池均起沉淀作用,沉淀阶段的表面负荷比普通二次沉淀池小得多,虽有进水的干扰,但其影响很小,沉淀效果较好。实践证明,当冬季温度较低,污泥沉降性能差时,或在处理一些特种工业废水污泥凝聚性能差时,均不会影响CASS工艺的正常运行。实验和工程中曾遇到SV30高达96%的情况,只要将沉淀阶段的时间稍作延长,系统运行不受影响。 3.4 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可实现不同的处理目标 CASS工艺在设计时已考虑流量变化的因素,能确保污水在系统内停留预定的处理时间后经沉淀排放,特别是CASS工艺可以通过调节运行周期来适应进水量和水质的变比。当进水浓度较高时,也可通过延长曝气时间实现达标排放,达到抗冲击负荷的目的。在暴雨时,可经受平常平均流量6信的高峰流量冲击,而不需要独立的调节地。多年运行资料表明,在流量冲击和有机负荷冲击超过设计值2-3信时,处理效果仍然令人满意。而传统处理工艺虽然已设有辅助的流量平衡调节设施,但还很可能因水力负荷变化导致活性污泥流失,严重影响排水质量。 当强化脱氮除磷功能时,CASS工艺可通过调整工作周期及控制反应池的溶解氧水平,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所以,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可以达到不同的处理水质。 3.5 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污泥沉降性能差,污泥与水无法在二沉池进行有效分离,造成污泥流失,使出水水质变差,严重时使污水处理厂无法运行,而控制并消除污泥膨胀需要一定时间,具有滞后性。因此,选择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污水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由于丝状菌的比表面积比菌胶团大,因此,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但一般丝状菌的比增殖速率比非丝状菌小,在高底物浓度下菌胶团和丝状菌都以较大速率降解底物与增殖,但由于胶团细菌比增殖速率较大,其增殖量也较大,从而较丝状菌占优势。而CASS反应池中存在着较大的浓度梯度,而且处于缺氧、好氧交替变化之中,这样的环境条件可选择性地培养出菌胶团细菌,使其成为曝气池中的优势菌属,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3.6 适用范围广,适合分期建设 CASS工艺可应用于大型、中型及小型污水处理工程,比SBR工艺适用范围更广泛;连续进水的设计和运行方式,一方面便于与前处理构筑物相匹配,另一方面控制系统比SBR工艺更简单。 对大型污水处理厂而言,CASS反应池设计成多池模块组合式,单池可独立运行。当处理水量小于设计值时,可以在反应地的低水位运行或投入部分反应池运行等多种灵活操作方式;由于CASS系统的主要核心构筑物是CASS反应池,如果处理水量增加,超过设计水量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时,可同样复制CASS反应池,因此CASS法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它的阶段建造和扩建较传统活性污泥法简单得多。 3.7 剩余污泥量小,性质稳定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泥龄仅2-7天,而CASS法泥龄为25-30天,所以污泥稳定性好,脱水性能佳,产生的剩余污泥少。去除1.0kgBOD产生0.2~0.3kg剩余污泥,仅为传统法的60%左右。由于污泥在CASS反应池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所以剩余污泥的耗氧速率只有10mgO2/g MLSS.h以下,一般不需要再经稳定化处理,可直接脱水。而传统法剩余污泥不稳定,沉降性差,耗氧速率大于20mgO2/g MLSS.h ,必须经稳定化后才能处置。 4 CASS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水量平衡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通常是不均匀的,如何充分发挥CASS反应池的作用,与选择的设计流量关系很大,如果设计流量不合适,进水高峰时水位会超过上限,进水量小时反应池不能充分利用。当水量波动较大时,应考虑设置调节池。 4.2 控制方式的选择 CASS工艺的日益广泛应用,得益于自动化技术发展及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CASS工艺的特点是程序工作制,可根据进水及出水水质变化来调整工作程序,保证出水效果。整套控制系统可采用现场可编程控制(PLC)与微机集中控制相结合,同时为了保证 CASS工艺的正常运行,所有设备采用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后者便于手动调试和自控系统故障时使用,前者供日常工作使用。 4.3 曝气方式的选择 CASS工艺可选择多种曝气方式,但在选择曝气头时要尽量采用不堵塞的曝气形式,如穿孔管、水下曝气机、伞式曝气器、螺旋曝气器等。采用微孔曝气时应采用强度高的橡胶曝气盘或管,当停止曝气时,微孔闭合,曝气时开启,不易造成微孔堵塞。此外,由于CASS工艺自身的特点,选用水下曝气机还可根据其运行周期和DO等情况适当开启不同的台数,达到在满足废水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耗的目的。 4.4 排水方式的选择 CASS工艺的排水要求与SBR相同,目前,常用的设备为旋转式撇水机,其优点是排水均匀、排水量可调节、对底部污泥干扰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随水排出。 CASS工艺沉淀结束需及时将上清液排出,排水时应尽可能均匀排出,不能扰动沉淀在池底的污泥层,同时,还应防止水面的漂浮物随水流排出,影响出水水质。目前,常见的排水方式有固定式排水装置如沿水池不同深度设置出水管,从上到下依次开启,优点是排水设备简单、投资少,缺点是开启阀门多、排水管中会积存部分污泥,造成初期出水水质差。浮动式排水装置和旋转式排水装置虽然价格高,但排水均匀、排水量可调、对底部污泥干扰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随出水排出,因此,这两种排水装置目前应用较多,尤其旋转式排水装置,又称滗水器,以操作灵活、运行稳定性高等优点受到设计人员和用户的青睐。 4.5 需要注意的其它问题 1、冬季或低温对CASS工艺的影响及控制 2、排水比的确定 3、雨季对池内水位的影响及控制 4、排泥时机及泥龄控制 5、预反应区的大小及反应池的长宽比 6、间断排水与后续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及水量匹配问题。 5 CASS的经济性 实践证明,CASS工艺日处理水量小则几百立方米,大则几十万立方米,只要设计合理,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它比传统活性污泥法节省投资20%-30%,节省土地30%以上。当需采用多种工艺串联使用时,如在CASS工艺后有其它处理工艺时,通常要增加中间水池和提升设备,将影响整体的经济优势,此时,要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以确定采用CASS工艺还是其它好氧处理工艺。 由于CASS工艺的曝气是间断的,利于氧的转移,曝气时间还可根据水质、水量变化灵活调整,均为降低运行成本创造了条件。总体而言,CASS工艺的运行费用比传统活性污泥法稍低。

2万

积分

42

金钱

1810

帖子

王者水师

QQ
9
发表于 2008-1-19 09:18:47 | 只看该作者
CASS处理城市污水时推荐使用的工程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h 12 运行周期/h 4.0 周期内 曝气/沉淀/排水/闲置时间/min 120/40~60/40/20 污泥浓度(g/L) 2.5~3.5 污泥负荷/kgCOD/(kgMLSS•d) 0.22~0.32 污泥产率/ kgMLSS/(去除kgCOD•d) 0.2~0.36 污泥龄/d 15~20 溶解氧(mg/L) 2.0~5.0 [ 本帖最后由 zpfh2008 于 2008-1-19 09:20 编辑 ]

2万

积分

42

金钱

1810

帖子

王者水师

QQ
10
发表于 2008-1-19 09:19:09 | 只看该作者



CASS操作周期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 曝气阶段 由曝气装置向反应池内充氧,此时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NH3-N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化为NO3--N。 沉淀阶段 此时停止曝气,微生物利用水中剩余的DO进行氧化分解。反应池逐渐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化,开始进行反硝化反应。活性污泥逐渐沉到池底,上层水变清。 滗水阶段 沉淀结束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渐排出上清液。此时反应池逐渐过渡到厌氧状态继续反硝化。 闲置阶段 闲置阶段即是滗水器上升到原始位置阶段。

2万

积分

42

金钱

1810

帖子

王者水师

QQ
11
发表于 2008-1-19 09:19:40 | 只看该作者
CASS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1. 回流污泥中携带的硝酸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磷的释放 有研究表明,欲保证绝对的厌氧环境,NO-x浓度小于0,1ms/L,当厌氧区内NO-x浓度在I.5mg/L以上时,释磷会受到抑制,而CASS工艺的末端出水NO-x浓度在良好状态下一般在5mg/L左右(虽然已经很低),由于聚磷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及其它多种微生物共同生长在一个系统内,并在整个系统内循环,使得从主反应区回流的污泥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硝酸盐,导致在厌氧区,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对底物形成竞争,使聚磷菌无法得到足够的短链脂肪酸(SCFS)进行充分释磷,进而严重影响了磷的吸收,导致系统除磷效率降低;同时由于进入厌氧区的硝酸盐浓度直接与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有关,如果因某种原因在COD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硝酸盐浓度,则唯一可采用的措施是减少进入厌氧区的回流量,但这对除磷来说是一种具有风险性的选择。 2 . 总氮去除效率低 CASS工艺生物脱氮效率不高首先是因为硝化不完全,而造成硝化不完全的原因主要在于充分曝气时间不够,由于硝化作用较有机物难降解,因而要达到硝化,通常需要较长的曝气时问。一般而言,CASS工艺的一个运行周期为4小时,其中曝气时间为2小时,按30% 的充水比计算,实际曝气时间为6~7小时,这对以BOD为去除目的的好氧生物降解而言是充分的,但以硝化为目的的生物处理,尤其是混合菌钟培养是不足的,而延长曝气时间则会污泥龄过长,对除磷不利;硝化不完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硝化去除效果稳定性差,硝化菌对温度、PH、重金属等环境影响显著,混合生长的异氧菌和硝化细菌比单独生长的硝化菌对温度更加敏感,因此在一个CASS系统中除供给足够的溶解氧外,很难控制其它因素来保证完全硝化反应的完成。 3 . 应用范围受限 工程实践证明:CASS工艺对可生化性能好、有机物含量高的废水处理效果较好,而我国南方城市的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很低,运行中很难达到预想的处理效果;同时由于温度对微生物的活性、种群、细胞的增殖、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曝气池充氧率及水的黏度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混合生长的异氧菌对温度的尤其敏感,处理效果受其影响很大,当CASS工艺用于处理温度较低的北方地区(冬季城市气温一般在1O。C以下(6~10。C,少数地区4~6 C))的城市污水时,由于低温会造成活性污泥性能降低,sV和SVI值普遍高于常温条件.直接影响到沉淀时间、排水比和污泥龄等参数的确定,也给运行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工艺运行、结构受沉降缝和抗浮等因素的限制,生物处理池的体积每格不宜超过1万立方米,当水量增加时,处理单元数也会增加,致使配水、出水、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等设备随单元数而增加,大大提高了实际运行的复杂程度,因而,CASS工艺更适合用于中部城市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 本帖最后由 zpfh2008 于 2008-1-19 09:22 编辑 ]

6万

积分

4753

金钱

1398

帖子

论坛顾问

顾问勋章十大风云人物

12
发表于 2008-1-19 10:59:24 | 只看该作者
CASS: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连续进水周期循环曝气活性污泥系统(无污泥回流) CAST:Cyclic Activated System Technology 间歇进水周期循环式活性污泥技术(有污泥回流) 我知道的大概就是这样的,至于CASP也是一种说法而已。 有些话可能说了有人会不高兴,很多技术没那么神秘,也没多少道道,只是在申请专利或技术推广等等过程中,如果不加点噱头(包装艺术),好像没多少人理睬罢了,也没人认为是好技术、好东西。还有就是有些人把国外的技术拿来以后表示自己有眼光,不把名字整得别人不明不白誓不罢休,所以取名就花哨些了。其实,拆穿了说,很多技术经不起咀嚼的,关键是看怎么理解,怎么用了。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飞鸿 + 5 分析有道理,不就那么点东西吗?和别人分享

查看全部

2万

积分

42

金钱

1810

帖子

王者水师

QQ
13
发表于 2008-1-19 12:14:59 | 只看该作者
分析有道理,不就那么点东西吗?和别人分享,你会收获更多。因此,请有这方面技术和知识的人员,不要保留,多参与讨论。不一定你知道的就是全的,大家讨论后,才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1万

积分

2241

金钱

1386

帖子

铂金水师

14
发表于 2008-1-20 09:3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的帖子

CASS标准设计怎会没有回流呢?

2万

积分

42

金钱

1810

帖子

王者水师

QQ
15
发表于 2008-1-21 11:49:25 | 只看该作者
有的设计有回流,有的没有?都搞不是怎么回事

6万

积分

4753

金钱

1398

帖子

论坛顾问

顾问勋章十大风云人物

16
发表于 2008-1-21 13:0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的帖子

有的 CASS 说法实际上包括了 CAST,CASP 所以有的CASS设计时会有污泥回流一说。 说白了,很多工艺大同小异,但技术推广方为了标志与众不同,会利用一些有差异的说法。大家只要看清楚原理就行了,至于冠什么名称,不是很重要。

2万

积分

42

金钱

1810

帖子

王者水师

QQ
17
发表于 2008-1-21 13:5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的帖子

它们的运行方式不同,因此还是有区别的?很多人都对这几个工艺不是很理解,还是搞清楚一下。

12万

积分

2万

金钱

3万

帖子

论坛顾问

2016十年风雨同舟2012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财富勋章教书育人勋章无所不知勋章十大风云人物201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季度优秀版主勋章

QQ
18
发表于 2008-1-21 13:48:34 | 只看该作者
接着顾问大哥的意思我再说一句,这几个很像的东西,运行不好,谁也不认识谁。
干啥别灌水!磕碜啊。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在线求助与答疑
论坛已有资料,请自己下载,不接受pm索取。

2万

积分

42

金钱

1810

帖子

王者水师

QQ
19
发表于 2008-2-9 09:19:47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上:CASS的运行方式是:连续进水,处理过程分为:曝气,沉淀,滗水.三个阶段.但实际运行中,很少有单池连续进水的. 至于CASP与SAST和CAST工艺基本一致,没多少新鲜东西. [ 本帖最后由 zpfh2008 于 2008-2-9 09:45 编辑 ]

1万

积分

496

金钱

607

帖子

铂金水师

工程师

QQ
20
发表于 2008-4-9 11:13:0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一直没有弄明白这两种工艺的区别
从事水处理设计施工。望前辈多多指教。
大家多多交流。学习,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5 18:29 , Processed in 0.468325 second(s), 5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