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建筑署署长余炽铿表示,未来策划新的政府建筑工程项目时,将全面考虑环保设施,继续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的设计,并尽量收集雨水循环再用,减少耗水量和善用资源。他又指湿地公园的设计,便是充分表现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好例子。
余炽铿昨日在香港电台《香港家书》中表示,湿地公园的建筑师,以雀鸟生活为设计前提,把整座展览馆隐藏在园景中,展览馆和观鸟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建筑及设计上,充分表现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高处望向公园,可看到一片绿色,建筑物的倒影反映在湖中,构成美丽的图画。
湿地公园物料再用
在物料循环再用方面,他表示展览馆的外墙采用了拆卸旧村屋时所回收的旧青砖,水鸟栖息在淡水湖的木柱,是从码头回收的旧枕木;一些循环再用的物料,则是从湾仔旧警察总部拆卸回收的石块及采用流浮山蚝场的蚝壳。
至于公园周围的遮光屏障,则采用了环保木场生产的木材,建筑物地基底部的物料,也是采用煤灰的三合土。而湿地公园的空调系统,则采用利用地热的空调系统。
他表示,该系统以四百多组冷水管道深入地下五十米,利用泥土作热能交换,这种高能源效益的系统,较传统设备省电达二成半,也不会骚扰野生动物在大自然环境生活。
另一方面,园林设计是以本土植物为主题,减少对植物的护理需要和耗水量。而屋顶的大草坡绿化设计有助减低高温效应及可以节约能源。
他说,近年完成的机电工程署总部大楼,装了超过二千三百块太阳能电板,每年可节省约三十至四十万度电量,并减少约二百八十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楼也装置了采光导管,引进天然光至七楼展览走廊作照明用途;并装有废水循环再用系统,废物处理系统等,都是节省能源的设计。
来源:大公报讯
[ 本帖最后由 bluesnail 于 2009-3-14 19:5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