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732|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教] 求教吸泥管线设计,同时请谈谈水解酸化池是否需要排泥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1096

金钱

574

帖子

王者水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9:1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那位老师有水解酸化池排泥方面的资料 我遇到一个水解酸化池需要改造 要增添排泥系统 我想采用用泵结合吸泥管线 看看可行不?? [ 本帖最后由 liusha405 于 2008-7-3 18:58 编辑 ]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2 收起 理由
响亮的名字 + 2 好话题

查看全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清啦

7万

积分

88

金钱

1423

帖子

超凡水师

小兵

QQ
沙发
发表于 2008-7-2 19:17:0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公司的几个污水站水解酸化池都没排泥系统,不过倒设计了污泥回流管。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相悖情况?

2万

积分

1096

金钱

574

帖子

王者水师

板凳
发表于 2008-7-3 08:00:10 | 只看该作者
要是没有排泥的东西 酸化池内过一段时间污泥量多了 会影响出水情况吧

2万

积分

1096

金钱

574

帖子

王者水师

地板
发表于 2008-7-3 08:05:28 | 只看该作者
对了 2楼的污泥回流 回到那里??

7万

积分

88

金钱

1423

帖子

超凡水师

小兵

QQ
5
发表于 2008-7-3 18:4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的帖子




污泥回流到水解酸化池。

7万

积分

88

金钱

1423

帖子

超凡水师

小兵

QQ
6
发表于 2008-7-3 18:48:2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公司其中一个污水站的水解酸化池没有设布水器,里面有填料,水力搅拌靠潜水搅拌机。

2万

积分

1096

金钱

574

帖子

王者水师

7
发表于 2008-7-4 08:04:43 | 只看该作者
就是把后端的污泥回流到前端吗??

7万

积分

88

金钱

1423

帖子

超凡水师

小兵

QQ
8
发表于 2008-7-4 10:28:27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工艺是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污泥是从二沉池回流。

2万

积分

1096

金钱

574

帖子

王者水师

9
发表于 2008-7-4 16:35:04 |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说酸化池内要保持一定污泥浓度呀

7万

积分

88

金钱

1423

帖子

超凡水师

小兵

QQ
10
发表于 2008-7-4 16:53:17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排泥还是回流,都是为了使水解酸化池保持一定的生物量,但出现排泥与回流这两种相悖情形,在水解酸化池设计方面有什么差别?

2万

积分

1096

金钱

574

帖子

王者水师

11
发表于 2008-7-4 16:56:41 | 只看该作者
排泥是怕酸化池里的污泥量太大了 而回流是怕酸化池呢的污泥量不够 运行中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吧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2 收起 理由
响亮的名字 + 2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

4万

积分

195

金钱

5777

帖子

王者水师

吃饱睡觉

12
发表于 2008-7-4 20:58: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hangxiaofu253 于 2008-7-4 16:56 发表 排泥是怕酸化池里的污泥量太大了 而回流是怕酸化池呢的污泥量不够 运行中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吧
这说的很明白了。 需要排泥的。
 没个性没签名

4万

积分

195

金钱

5777

帖子

王者水师

吃饱睡觉

13
发表于 2008-7-4 21:0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usha405 于 2008-7-4 16:53 发表 无论排泥还是回流,都是为了使水解酸化池保持一定的生物量,但出现排泥与回流这两种相悖情形,在水解酸化池设计方面有什么差别?
这样的工程我接触过 汇流用的明渠回流。
 没个性没签名

2万

积分

1096

金钱

574

帖子

王者水师

14
发表于 2008-7-7 08:17:44 | 只看该作者
那要设计排泥系统,有什么好的资料可以参考吗? 这个酸化池分了好几个小格,原来设计者并没有考虑排泥这个东西

1843

积分

1020

金钱

285

帖子

白银水师

15
发表于 2008-7-7 14:46:20 | 只看该作者
要排泥的,污泥回流对水解池来说不也是一种排泥么

2万

积分

1096

金钱

574

帖子

王者水师

16
发表于 2008-7-7 15:18: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酸化池运行了八年,也没有一个排泥或回流设施 大家看看现在池子里的泥能有多少? 是不是能有一整池的泥呀?

7万

积分

88

金钱

1423

帖子

超凡水师

小兵

QQ
17
发表于 2008-7-10 20:05:10 | 只看该作者

水解池的设计

水解池的详细设计要求 1. 反应器池体 水解池一般可采用矩形或圆形结构。对于圆形反应器,在同样的面积下其周长比正方形的少12%,但是圆形反应器的这一优点仅仅在采用单个池子时才成立。当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器时,矩形反应器可以采用公用壁。对于采用公共壁的矩形反映器,池型的长宽比对造价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如果不考虑地形和其他因素,这是一个在设计中需要优化的参数。水解池依据水力停留时间进行设计时,反应器体积可根据停留时间计算。 2. 反应器的几何尺寸 (1)反应器的高度 选择适当高度的原则应从运行上的要求和经济方面综合考虑。从运行上选择反应器的高度要考虑如下影响因素: 1) 高流速增加系统扰动,因此增加污泥与进水有机物之间的接触; 2) 过高的流速会引起污泥流失,为保持足够多的污泥,上升流速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从而反应器的高度也就会受到限制; 3) 土方工程随池深(或深度)增加而增加,但占地面积则相反; 4) 高程选择应该使得污水(或出水)可以不用提升或降低提升高度; 5) 考虑气候和地形条件,池子建造在半地下可减少建筑费用和保温费用; 6) 反应器的经济高度(深度)一般是在4-6m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也是系统最优的运行范围。 (2)反应器的面积和反应器的长、宽度 高度确定后,可以计算出反应器的截面积。 在确定反应器的容积和高度后,对矩形池必须确定反应器的长和宽。 在反应器面积一定的条件下,正方形池周长比矩形池小,从而矩形反应器需更多的建筑材料;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单个矩形池的长/宽比在2:1以下较为合适。长/宽比在4:1时费用增加十分显著;采用公用壁的(或多组)矩形池,池的长宽比对造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影响因素相应增加,这是一个在设计中需要优化的参数。从目前的实践看,反应器的宽度<10m(单池)是成功的。反应器长度在采用渠道或管道布水时不受限制。 (3)反应器的升流速度 1) 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v)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 v=Q/A=V/(HRT•A)=H/HRT 式中V、A表示反应器的容积和截面积。 2) 水解反应器的上升流速v=0.5-1.8m/h 3) 最大上升流速在持续时间超过3h的情况下vmax≤1.8m/h (4)反应器的分格 采用分格的反应器对运行操作和管理是有益的。首先分格的反应器的单元尺寸减小,可避免单体过大带来的布水均匀性问题;同时多池有利于维护和检修,可放空一池进行检修而不影响整个厂的运行。 三、反应器的配水系统 1. 配水孔口负荷 水解池良好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保障污泥和废水之间的充分接触,因此系统底部的布水系统应该尽可能地均匀。水解反应器进水管的数量是一个关键的设计参数,为了使反应器底部进水均匀,有必要采用将进水均匀分配到多个进水点的分配装置。一个进水点服务的最大面积是应该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由于UASB反应器与水解池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是水解池不产生沼气),其混合程度较差。对于低浓度城市污水,主要设计参数是停留时间而不是有机负荷。 哥伦比亚Cali市第一个建成城市污水生产性的UASB处理厂,UASB反应器的规模是64m3,进水为未经沉淀的污水,分别由16个进水管进入UASB反应器底部(相当于1m2/个布水口),使进水在底部平面分布均匀。Lettings等人通过对停留时间的分析,认为系统的流态条件很好,进水口可进一步减少为4-6m2/个。在印度Kanpur的UASB反应器的实践表明,布水口密度对污水处理效果无大的影响,可以认为每3.7m2设置一个布水口已经可提供较均匀的布水。 2. 配水方式 适当设计的进水分配系统对于一个运转良好的水解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水解池进水系统有多种形式,进水系统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的功能,为了保证这两个功能的实现,需要满足如下原则: 1)确保各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以防止短路等现象发生; 2)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的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 3)很容易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状况; 4) 当发现的色后,很容易被清除。 (1)一管一孔配水方式 为了确保进水可以等量分布在反应器截面,每个进水管线仅仅与一个进水点相连是最为理想的情况,如图2-25所示为一种专利布水装置。这种配水系统的特点是一根配水管只服务于一个配水点,只要保证每根配水管流量相等,即可取得等流量的配水要求,为了保证每一个进水点达到其应得的进水流量,建议采用高于反应器的水箱式(或渠道式)进水分配系统。这种情况下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容易用肉眼观察堵塞状况。这类配水方式很容易通过在进水管或渠道与分配箱之间的三角堰来保证等量的进水,在恰当地调整每箱中三角咽水位后获得均匀的流量分配。 配水系统的形式确定后,就可进行管道布置、计算管径和水头损失,根据水头损失和反应器(或配水渠)水面至调节池(或集水池)水面高程差计算进水水泵所需的扬程,可以选择合适的水泵。在由较长的进水布水渠道分配到很多堰的情况时,沿池长由于水位差问题可能出现分配不均匀,这时可以通过适当地配置进水分布渠道的尺寸来避免。 (2)一管多孔配水方式 采用在反应器池底配水横管上开孔的方式布水,其中几个进水孔由一个进水管负担(如图2-26)。为了配水均匀,要求出水流速不小于2.0m/s,使出水孔阻力损失大于空孔管的沿程阻力损失。为了增大污水在出水孔的流速,可采用脉冲间歇进水。配水管的直径最好不小于100mm,配水管中心距池底一般位20-25cm。 在一根管上均匀布水虽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中往往是不可实现的,因为这种系统随着时间有些孔口将不可避免发生堵塞。而进水将从没有堵塞的其他孔口重新分配,从而导致在反应器池底的进水分布不均匀,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在一个管上有过多的孔口。目前这种布水方式已较少采用。 (3)分枝式配水方式 在分枝式配水系统中配水均匀性与水头损失是一对矛盾。在中试实验中对此进行了考察,一组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即孔口直径较小,孔口流速较大,这时配水均匀程度很好,但水头损失较大;第二组将孔口适当扩大,这时配水均匀性没有很大改变,水头损失较小,处理效率不受影响。因此,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可减少水头损失和系统的复杂程度。 为了配水均匀一般采用对称布置,各支管出水口向下距池底约20cm,位于所服务面积的中心。如图2-27所示位15 000m3/d污水处理厂厌氧反应器的分枝式布水形式。管口对准池底所设的反射锥体,使射流向四周散开,均布于池底。这种形式的配水系统的特点是采用较长的配水支管增加沿程阻力,以达到布水均匀的目的。只要施工安装正确,配水基本能够达到均匀分布的要求。 四、管道设计 采用穿孔管布水器(一管多孔或分枝状)时,不宜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需考虑设反冲洗装置,采用停水分池分段反冲。用液体反冲时,压力为100-200kPa,流量为正常进水量的3-5倍;用气反冲时,反冲压力大于100kPa,气水比(5-10):1。 管道设计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进水采用重力流(管道及渠道)或压力流,后者需设逆止装置; 2)水力筛缝隙>3mm,出水孔>15mm,一般在15-25mm之间; 3)单孔布水负荷0.5-1.5m2,出水孔处需设置45°导流板; 4)采用布水器时,从布水器到布水口应尽可能少地采用弯头等非直管; 5)污水通过布水器进入池内时会吸入空气,大于2.0mm的气泡以0.2-0.3m/s的速度上升,在管道垂直段的流速(或顶部)应低于这一数值; 6)管径的上部应大于下部,可适当地避免大的空气泡进入反应器; 7)反应器底部采用较小直径的管道以产生较高的流速,从而产生较强的扰动,使进水与污泥之间密切接触; 8)为了增强污泥和废水之间的接触和减少在底部进水管的堵塞,建议进水点距反应器池底100-200mm。 五、出水收集设备 1)水解池出水堰与沉淀池出水装置相同,即汇水槽上加设三角堰; 2)出水装置应设在水解池顶部,尽可能均匀地收集处理过的废水; 3)采用矩形反应器时,出水采用放射状的多槽出水方式; 4)采用圆形反应器时,可采用机组平行出水堰的多槽出水方式; 5)要避免出水堰过多,导致堰上水头低,形成三角堰配漂浮固体堵塞; 6)出水负荷参考二沉池负荷,堰上水头>25mm,水面位于齿1/2处。 六、排泥设备 一般来讲随着反应器内污泥浓度的增加,出水水质会得到改善,但污泥超过一定高度,污泥将随出水一起冲出反应器。因此,当反应器内的污泥达到某一预定最大高度之后建议排泥。污泥排泥的高度应考虑排出低活性的污泥,并将最好的高活性的污泥保留在反应器中。 1)建议清水区高度保持0.5-1.5m; 2)污泥排放可采用定时排泥方式,日排泥一般为1-2次; 3)需要设置污泥液面检测仪,可根据污泥面高度确定排泥时间; 4)剩余污泥排泥点以设在污泥区中上部为宜; 5)对于矩形池排泥应沿池纵向多点排泥; 6)由于反应器底部可能会积累颗粒物质和小砂粒,应考虑下部排泥的可能性,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在反应器内积累的砂砾; 7)在污泥龄>15d时,污泥水解率为25%(冬季)\50%(夏季); 8)污泥系统的设计流量需按冬季最不利情况考虑。 摘自: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开发与应用
——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王凯军 贾立敏 编著
[ 本帖最后由 liusha405 于 2008-7-10 20:08 编辑 ]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8
发表于 2008-7-10 23:00:21 | 只看该作者
有的水解池有滤去悬浮物作用,这时污泥产量比较大,而且水解菌生长速度快,污泥产量相对比较大,如果不及时排出,多余污泥随出水流失,对后续处理不利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9
发表于 2008-7-10 23:02:13 | 只看该作者
有填料的污泥产量小很多,设计上省了也能用。

5万

积分

1412

金钱

2867

帖子

超凡水师

教书育人勋章无所不知勋章201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

QQ
20
发表于 2008-7-11 10:50:12 | 只看该作者
底部隔开,又分格的,在各池底部埋支管装阀门汇到总管然后用泵抽吧
技术到管理...创业到守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14 08:06 , Processed in 0.146295 second(s), 6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