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8962|回复: 49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厌氧调试问题,请提供看法及建议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17:3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金钱
化工厂(包括特殊化学&精密化学)uasb调试, 目前操作: 1.进流COD8000~30000COD/BOD=1.8Q=500cmd 2.出流COD5000~6000,水色:黑(黑到无法分辨污泥有多少!)pH=7~7.3temp=37~39 3.沉淀分离区目视:有像汽水般的小气泡(但感觉没那么多) 4.负荷:约1~2kgCOD/*d 5.只能采样进流、出流水质水量(因无设其它采样口) 5.补充:这是第三次调试,之前曾有进流COD8000~18000,出流COD2500~6000经验,后因操作不当污泥排出而重来。 6.目标:欲提升负荷至3~5 kgCOD/*d 7.能方便追踪的水质项目:codpHTemp 预备这么作: 1. 再次补充颗粒污泥(10~20g/l),先降出流COD1000~2000,然后控量输入,逐渐增加负荷。 请提供看法及建议,thanks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魔兽怀旧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清啦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沙发
发表于 2008-7-21 19:04:19 | 只看该作者
1.进流COD8000~30000,COD/BOD=约1.8,Q=500cmd 生化性不错嘛~~~ ------------------------------------------------------------------------------------- 2.出流COD5000~6000,水色:黑(黑到无法分辨污泥有多少!),pH=7~7.3,temp=37~39。 温度ph都合适,出水带泥情况可用多层滤网或者滤纸过滤看看,说的严肃点做个出水悬浮物,出水COD这么高挥发酸恐怕也不低,最好测一下看看,多了抑制产甲烷菌。 ------------------------------------------------------------------------------------- 3.沉淀分离区目视:有像汽水般的小气泡(但感觉没那么多) 说明三项分离器上面有污泥在产气,(如果是成串的气泡则是三项分离器漏气),意味着正在跑泥。 ------------------------------------------------------------------------------------- 4.负荷:约1~2kgCOD/方*d 虽然不高,但是稳不住的话还得降低... -------------------------------------------------------------------------------------- 5.只能采样进流、出流水质水量(因无设其它采样口)。 那就这样吧,一般的工程足以了 --------------------------------------------------------------------------------------- 5.补充:这是第三次调试,之前曾有进流COD8000~18000,出流COD2500~6000经验,后因操作不当污泥排出而重来。 恭喜恭喜! ----------------------------------------------------------------------------------------- 6.目标:欲提升负荷至3~5 kgCOD/方*d 有难度,期待,到了5要请客! --------------------------------------------------------------------------------------------- 7.能方便追踪的水质项目:cod、pH、Temp 居然没有挥发酸,哪怕是用联合滴定法去做呢!强烈建议追加此实验! --------------------------------------------------------------------------------------------- 按照你的进水生化性和出水COD来看,反应残余的挥发酸应该不低,在这种情况下一是游离的挥发酸本身对产甲烷菌有抑制,二是可能导致巴氏产甲烷菌产优势,此时污泥易被洗出。 对于增加污泥量,可以通过降低污泥负荷来提高容积负荷,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沉淀区有污泥在反应,说明在现有的产气量下,三相分离器可能已达到极限,如果增加污泥量,产气量进一步增加,新加入的污泥流失掉不是不可能的事,现场小心点。 对于提量,不知你是按水量还是按负荷,我的建议是后者,勤做进水COD,以此通过负荷调整进水量。如果有回流的话能控制表面负荷更好。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猴哥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板凳
发表于 2008-7-21 20:13: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支持,本人空有概念,缺乏实战经验,望能多多建言。

1. 出流COD5000~6000,水色:黑(黑到无法分辨污泥有多少!)pH=7~7.3temp=37~39 温度ph都合适,出水带泥情况可用多层滤网或者滤纸过滤看看,说的严肃点做个出水悬浮物,出水COD这么高挥发酸恐怕也不低,最好测一下看看,多了抑制产甲烷菌。 我会试试看。您的厌氧槽出水色泽如何? ------------------------------------------------------------------------------------- 3.沉淀分离区目视:有像汽水般的小气泡(但感觉没那么多) 说明三项分离器上面有污泥在产气,(如果是成串的气泡则是三项分离器漏气),意味着正在跑泥。 不是成串气泡。 您说得有道理。(上层液有污泥,但我判断不多,300mg/l以下,待检测数据出来再补充,SS多少才算多?) ------------------------------------------------------------------------------------- 7.能方便追踪的水质项目:codpHTemp 居然没有挥发酸,哪怕是用联合滴定法去做呢!强烈建议追加此实验! 我会试试看。 --------------------------------------------------------------------------------------------- 按照你的进水生化性和出水COD来看,反应残余的挥发酸应该不低,在这种情况下一是游离的挥发酸本身对产甲烷菌有抑制,二是可能导致巴氏产甲烷菌产优势,此时污泥易被洗出。 受教了。 对于增加污泥量,可以通过降低污泥负荷来提高容积负荷,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沉淀区有污泥在反应,说明在现有的产气量下,三相分离器可能已达到极限,如果增加污泥量,产气量进一步增加,新加入的污泥流失掉不是不可能的事,现场小心点。 沉淀区上流速度5m/d,面积负荷比一般沉淀池小许多,但厌氧污泥因有附着气体,如污泥胶羽粒径小,跑泥免不了。不过从出水维持定值来推估,反应区内应有一定程度污泥毯。 对于提量,不知你是按水量还是按负荷,我的建议是后者,勤做进水COD,以此通过负荷调整进水量。如果有回流的话能控制表面负荷更好。 负荷从1 kgCOD/*d开始,两者都考虑,原则每次增20%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地板
发表于 2008-7-21 20:40:15 | 只看该作者
我会试试看。您的厌氧槽出水色泽如何? 不同的水不一样,有的稍带绿色透明,有的略红色透明,跑泥的一般都黑色 ------------------------------------------------------------------------------------------------------- 上层液有污泥,但我判断不多,约300mg/l以下,待检测数据出来再补充,SS多少才算多? 是颗粒的还是絮状的,前者比较麻烦,可能是因为内部中空了才飘起来的;后者要看是什么了,如果是进水中带入的出来了也无妨,但如果是颗粒污泥破碎又是烦人事,而且这种缓慢过程不容易做出有效调整。SS,还是要看你的SS是什么了,是颗粒污泥或使其碎片,再少的都算多 -------------------------------------------------------------------------------------------------------- 居然没有挥发酸,哪怕是用联合滴定法去做呢!强烈建议追加此实验! 我会试试看。 论坛里有方法,联合滴定法的我发过一个帖子,里面的很多,碱度也包括了。 --------------------------------------------------------------------------------------------------------- 对于提量,不知你是按水量还是按负荷,我的建议是后者,勤做进水COD,以此通过负荷调整进水量。如果有回流的话能控制表面负荷更好。 负荷从1 kgCOD/方*d开始,两者都考虑,原则每次增20%。 到了后期,20%就增得太多了,每次都跟一次负荷冲击一样。我建议你每天提上0.1-0.3公斤,对于水量可能根本看不出来,不知不觉就提上去了。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5
发表于 2008-7-22 09:50:5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挥发酸、碱度、pH之疑虑?




三项指标彼此关连,甲烷产生菌以低级有机酸为基质;而甲烷产生菌之抑制是何原因?1.因有机酸浓度累积造成。或2.有机酸累积因而pH降低至甲烷产生菌受抑制。或3.pH降低,不论原因皆造成抑制。个人认为3是标准答案,12有待印证,不知大家看法如何? 本厂另有氨氮数据,厌氧出流COD14000,氨氮250(来源是上游补充尿素) 之所以未测挥发酸,除偷懒外,监测pH皆无问题,个人倾向上述原因23,故省了一个监测项目。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6
发表于 2008-7-22 10:01:40 | 只看该作者
ph低了肯定不行;另外,挥发酸在游离状态下会抑制产甲烷菌(受总量和ph的共同影响电离的平衡)所以两者都有影响。而且如果碱度足够,挥发酸的积累不会在ph上表现出来。 出水COD怎么那么高了?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7
发表于 2008-7-22 10:02:38 | 只看该作者

资料补充

1.上层液有污泥,但我判断不多,约300mg/l以下,待检测数据出来再补充,SS多少才算多? 是颗粒的还是絮状的,前者比较麻烦,可能是因为内部中空了才飘起来的;后者要看是什么了,如果是进水中带入的出来了也无妨,但如果是颗粒污泥破碎又是烦人事,而且这种缓慢过程不容易做出有效调整。SS,还是要看你的SS是什么了,是颗粒污泥或使其碎片,再少的都算多 ----未曾发现颗粒污泥,本次拟植种颗粒污泥。 ----------------------------------------------------------------------------------- 2.对于提量,不知你是按水量还是按负荷,我的建议是后者,勤做进水COD,以此通过负荷调整进水量。如果有回流的话能控制表面负荷更好。 负荷从1 kgCOD/方*d开始,两者都考虑,原则每次增20%。 到了后期,20%就增得太多了,每次都跟一次负荷冲击一样。我建议你每天提上0.1-0.3公斤,对于水量可能根本看不出来,不知不觉就提上去了。 ---受教了,我想您指的是负荷0.1~0.3kgCOD/m3.d 3.本次调试待业主决定后进行,期间个人将随时补充及说明状况,令本文具参考性。 [ 本帖最后由 khenv 于 2008-7-27 18:15 编辑 ]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8
发表于 2008-7-22 10:1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的帖子

出水COD怎么那么高了? ------------------------------------------------------------------------------------------------------------------------------------ 因污泥不慎被操作员排掉,重新启动的缘故。(启动时未控量,废水全量入反应池,因非我能决定该如何作,各方压力大)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9
发表于 2008-7-22 10:27:27 | 只看该作者
强大的操作工!!! 大家请看,这就是亮剑大侠说的过水池:污泥不慎被操作员排掉,重新启动,启动时未控量,废水全量入反应池,因非我能决定该如何作,各方压力大 慢慢来吧,UASB急不得哈~~~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10
发表于 2008-7-23 11:24:30 | 只看该作者

VFA&厌氧颗粒污泥




1.有关挥发性脂肪酸之测法,经搜寻本论坛资料,发现联合滴定法较简易,拟用本法追踪VFA 2.厌氧颗粒污泥约2000NT/T,约3~4%,不知各位采购时是多少?比较一下行情,说不定未来卖厌氧颗粒污泥也是个好行业。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1
发表于 2008-7-23 11:53:5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方法虽然简便,但是误差可能较大,慎重。 这个价钱还不是很贵吧,内地便宜也得300-500RMB,前两天有个哥们说到了2000RMB,汗...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12
发表于 2008-7-23 16:57:42 | 只看该作者
结垢在厌氧槽很常见,猜猜这是甚么成份?如夹檔。 有谁教一下如何贴图,不用夹檔方式。

结垢在厌氧槽很常见.doc

164 KB, 下载次数: 101, 下载积分: 金钱 -1

8844

积分

15

金钱

607

帖子

黄金水师

13
发表于 2008-7-23 17:03: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二位的讨论,觉得还是这样联合实际的讨论长见识

7869

积分

68

金钱

217

帖子

黄金水师

14
发表于 2008-7-23 19:13:55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鸟粪石,磷酸铵镁……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5
发表于 2008-7-23 21:08:10 | 只看该作者
鸟粪石是晶体,这个看着觉得不像。鸟屎石最常在在蛋白等废水处理中见到,但我在很多水中都见过类似的物质,白白的很恶心,这其中很多水都是缺乏氨氮的。 我预感不久之后就会有人猜是钙结垢,但是我在不含钙质的水中也同样见过。 大仙化验过这些东西吗?公布一下给长长见识。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16
发表于 2008-7-24 14:14:11 | 只看该作者

原废水营养盐不足,您要一次从头加足?还是分批加入?

1. 厌氧槽出水携回实验,发现仍继续产气,把塑料瓶撑涨,跑泥之说有点道理,但如果槽体设计还算可以,各位对为什么跑泥有甚么看法?(目前仍未控量,全量进流。) 2. 本厂结垢颜色黄色为主白色为辅,所以主成份不是硫酸钙。以此为引子,目前个人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串联厌氧、兼气、好氧生物系统,原废水营养盐不足,您要一次从头加足?还是分批加入?请大家说说看法! [ 本帖最后由 khenv 于 2008-7-24 14:22 编辑 ]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7
发表于 2008-7-24 22:38:05 | 只看该作者
1.跑泥:A.跑颗粒污泥: a.上流速度过大,负荷高,产气搅动过强部分颗粒污泥被冲出;对策:减小上流速度或降低负荷 b.大颗粒污泥内部传质受限,细菌自溶加上产气,造成颗粒内部中空,颗粒浮起,并且永远不下沉。对策提高上流速度增大其机械剪切力,把中空颗粒打碎 c.污泥挂掉。对策:好像不能起死回生了,重新接种从头干吧... d.三相分离器设计不佳或是直接烂掉,局部沼气未收集,气体把污泥冲上来。 e.一个特殊情况:三相分离器液面有浮渣层,把污泥黏住,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的产气量把浮渣层代入沼气排出管,颗粒污泥随之流失。对策:每隔一段时间,把沼气管道阀门关闭,使沼气憋住,沼气会从三相分离器下剧烈的喷涌出来,将浮渣层反冲洗干净。但是每次点到为止,否则憋气本身引起污泥洗出,同时对三相分离器结构安全造成威胁。 对絮状污泥,个人认为原因很多,甚至有时难于解释。大仙的情况,出水挥发酸不低,培养不出什么污泥来,从宏观上讲就是投加的污泥质和量越来越差,微观上看洗出是正常的。 2.营养盐: 尿素,属于有机氮,在微观无氧环境中转化成氨氮供微生物吸收同化。因此最好在厌氧或是水解等无曝气环境中投加,但有曝气并不等于无法利用。我的建议:按照贺延陵老师译书所讲,为保证厌氧有足够的营养,厌氧进水按两倍需要量分批定时投加,定期做厌氧出水氨氮,根据此值补充好氧的氮肥,此时按照一倍来就行了,我遇见过氨氮补充多了造成好氧亚硝酸盐积累的情况,很寒... 磷肥:随便加加吧 复合肥:这个对厌氧提高处理效果很好使,主要是那些微量元素 铁钴镍:土豪使用 3.析出物:也可能是一些有机物析出来了,而且成分未必就是单一的...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钱 +10 收起 理由
魔兽怀旧 + 1 + 10 厌氧知识很扎实!

查看全部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18
发表于 2008-7-25 12:02:40 | 只看该作者

为甚么调试要控量?不控量会有甚么后果?

1.回复:本厂未发现有颗粒污泥,但拟植种颗粒污泥。 2.为甚么调试要控量?不控量会有甚么后果? 观察了很久,老实说低浓度(COD500mg/l以下)废水可生化性佳者,随便就养起来了,因为启动时大部份污染源尚不足;但对高浓度废水(COD8000mg/l以上),不得不肃然起敬,因为我饱尝厂方坚持全量进流的后果!启动时不控量,包含好氧及厌氧系统很容易挂掉。甚至驯养成功的好氧系统,流入对高浓度废水(COD8000mg/l以上),食微比负荷过高时,虽仍能保持曝气槽溶氧,污泥竟然会流失不见!为甚么??? 有个人特别的看法:污泥于驯养过程中如水质生化性还可以,理论上会开始增殖生长,而不论好氧、厌氧菌群初始皆是以大量增殖对应(所谓对数生长期),但镜检时发现皆以单一个体存在居多,表现于外观则沉淀后上层水质混浊,因难以沉淀,故易流失。有人会说那我用mbr截留污泥即可!很抱歉此状况会塞膜,一样无法正常操作。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9
发表于 2008-7-25 12:26:13 | 只看该作者
1.要不要从大陆拉点?(*^__^*) 嘻嘻…… 2.厌氧运行要控制负荷的稳定,每天负荷波动不增加超过1kg为宜。在厌氧产甲烷细菌在自身数量和活性以及对特种废水适应性不足的情况下,超出当前可控制负荷的部分无法分解,而产酸菌适应性巨强,因此造成两个种群之间的不协调生长。结果是作为厌氧总反应的中间产物:挥发酸严重积累,从而对产甲烷菌造成更大的抑制,整个厌氧体系陷入恶性循环,直至挂掉... 符合的稳定:要求两种情况:一是水量和水质同时稳定,二是二者的乘积稳定。在前者的情况下,非调试阶段正常运行时,可以定量进水;后者的情况,则要根据进水水质及时的调整进水量,保证负荷稳定。很多工业不是厌氧做得不好,二是在现场执行这一点时马虎,导致厌氧不断被负荷冲击,污泥受到损伤,最后达不到处理能力了。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20
发表于 2008-7-25 12:30:52 | 只看该作者
污泥于驯养过程中如水质生化性还可以,理论上会开始增殖生长,而不论好氧、厌氧菌群初始皆是以大量增殖对应(所谓对数生长期),但镜检时发现皆以单一个体存在居多,表现于外观则沉淀后上层水质混浊,因难以沉淀,故易流失。 ----------------------------------------------------------------------------------------------------------------------------------------------------------- 忽略了一点,各种污泥均是一个共生的体系,不管在生长得哪个时期,其生长速率的不同造成了某些问题,使得原来可以协调生长共存的体系崩溃。前述产甲烷和产酸菌为一例。氨氧化和硝化为另一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14 11:11 , Processed in 0.199730 second(s), 5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