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7-9-13 13:46:21
|
只看该作者
的发展建设;紧靠横江,处理后尾水排放方便,且位于城市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对居民生活影响小。
(3) 所在地地势较开阔,经过工程改造后可开辟出适当大小的地块,在盐津县特殊的地理条件下是可以选择的相对适宜地区。
(4) 离垃圾堆放场较近,可用管道将垃圾渗透液引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量10M3/天。
7.4 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工艺
如1.2.5所述,水处理工艺拟采用技术成熟可靠,运行费用低、且在省内有较长时期运行的、我省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的生物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其中的污泥回流方式采用云南大学发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面导流式生物法污水处理方法及其污水处理设备”发明专利技术。该技术简化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工艺结构和设施结构,大幅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减少场地占用,处理效率高而且易于操作管理,较适合我省的实际,有较大的示范价值和推广价值。
7.4.1 工艺简介
示范工程采用以生物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双面导流”污水处理技术做为主要的处理工艺,下面对介绍“双面导流”技术及工作原理。
“双面导流式生物法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设备”发明专利(简称;双面导流),属于生物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范畴。生物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是污水处理的高级技术,具有抗冲击力强、综合降解力高等特点。国内外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多数是采用该技术,是目前成熟、稳定、运行费最低、处理效果最好、在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序复杂,至使处理设施如各种功能的处理池、管道、沟渠及相应的控制较多而且复杂,所以投资大、占地多、管理要求较高。“双面导流”在生物活性污泥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污泥的回流系统进行了改进,利用曝气上升气流带动下产生的水流在导流板夹缝间形成的负压让污泥由沉降区自动回流,取代了传统的机械回流。同时导流板将处理池分隔成好氧区(曝气区)和厌氧区(污泥沉降、清污分流区),污水和污泥在水流的带动下在好氧区和厌氧区间自动反复循环,将过去分散的各个工序如好氧(曝气)、厌氧循环、清水污泥分离、污泥回流集中在一个处理池内自动完成,因此能高效的降解COD以及氨氮、磷等污染物。使污水处理能节约投资、减少场地占用、提高处理效率,且易于管理。
近年来,在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工程中开始应用叫MBR的高效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采用一种只透水不透污泥的特殊膜将活性污泥池隔成曝气和清水2个区,曝气区的污泥浓度可高达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3~5倍,设施占地小,有很强的COD及氨氮降解能力,在德国、日本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膜的成本高,而且还需经常更换,目前不适用于中国。与之相比,双面导流也可以根据需要大幅度提高污泥浓度,达到MBR工艺相近的效果。(图7-2)
因此“双面导流”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技术,它的运行稳定,综合降解能力强、运行费用低、不产生臭味。
(2)、由于污泥是自动回流,节省了回流和沉淀设施所以管理方便容易,而且减少了投资和设施占地。
(3)、在双面导流处理系统中,污泥在好氧和缺氧区自动循环,自动重复厌氧、好氧处理工序,因此降解氨氮和磷的能力及强,远远超过现有技术。
(4)、在双面导流处理系统中,可根据需要提高活性污泥浓度至其它活性污泥法的2-3倍,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MBR工艺一样以较小的占地和投资处理高浓度废水。
基于上述理由,北京市八达岭市政污水处理厂5000M3/天和湖北省水田坝(三峡库区移民城镇)2000M3/天都采用了“双面导流”技术。
7.4.2 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较为简单,描述如下:
(1)、污水先经隔栅拦渣后进入沉砂池,停留时间为30分钟,可去除大部分的尘沙和部分沉淀物。
(2)、经过初步处理后,污水进入活性污泥双面导流处理池,停留时间为10个小时,此段工艺可去除90%以上的COD、BOD、NH3-N以及TP。
(3)、经过生化处理后,污水进入斜板澄清池,经过2个小时澄清出水,达到排放要求。
(4)、剩余污泥经絮凝浓缩处理后由泵送到压滤机脱水处理成泥饼外运,选用铁盐类絮凝剂处理的污泥可做肥料。
工艺流程图如图7-3所示:
7.4.3 所需构筑物及主要设备
本工程占地面积约为800平方米,所需构筑物见表7-2。
表7-2 污水处理示范设施所需构筑物
名称 容积或面积 数量 结构形式
格栅渠 98 M3 1 采用钢筋砼结构
沉砂池 130 M3 1 采用钢筋砼结构
活性污泥池 3400 M3 1 采用钢筋砼结构
斜板澄清池 500 M3 1 采用钢筋砼结构
机 房 80 M2 1 采用钢筋砼结构
值班室 30 M2 1 采用砖混结构
化验室 20 M2 1
压滤机房 80 M2 1
本工程所需主要设备见表7-3。
表 7-3 污水处理示范工程所需主要设备表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机械隔栅(粗) ---- 套 1
机械隔栅(细) ---- 套 1
罗茨风机 LSR-WJ 台 3
可变微孔曝气软管 ---- 米 600
污泥回流设施 非标(专利) 套 3
斜 板 320立方米 套
污水泵 ---- 台
污泥泵 ---- 台
水下搅拌机 非标 套 3
污泥浓缩设备 非标 套 1
压滤设备 ---- 台 2
电 气 ---- 套 1
电 控 ---- 套 1
管道、阀门、仪表等 ---- 批 1
化验设备 ---- 套 1
7.4.4示范工程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通过前面有关章节的说明可知,在整个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系统中除“双面导流”处理池外,都是污水处理工程需要的、通用的设施和设备。所以全部的工程风险都集中在“双面导流”处理池能否成功运行上,即使双面导流不能正常运行,所建设施仍然能发挥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
第八章 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8.1 原则与步骤
本污水处理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首先应符合国内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审批程序。同时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创造良好条件。
建立专门的机构,作为项目执行单位,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委派专人担任项目的法人代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指挥、执法等均有法人代表负责。
项目的设计、供货、施工安装等履行单位,应与本项目执行单位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违约责任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应与项目执行单位协商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表,并于履行前通知有关各方。
8.2 实施组织机构与分工
根据目前的建设程序,项目的实施要有项目法人制。
供水公司下设五个职能部门:
行政管理:负责日常行政工作以及项目执行单位的接待、联络工作。
计划财务:负责项目的财务计划和实施计划安排,与项目执行单位
办理合同协议等手续,以及资金的使用安排和收支手续。
施工管理:负责项目土建和安装施工的协调与指挥,施工进度与计划
安排、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以及工程验收工作。
设备材料管理:负责项目设备材料的订货、采购、保管、调拨等工作。
技术管理:负责项目的技术文件,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主持设计图纸的会审,处理有关技术问题以及组织职工的专业技术培训,技术考核等项工作。
8.3 主要执行单位的选择
本项工程对参与制性项目的供货、设计、施工、安装等单位均要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并应将审查程序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案。
关键设备可以通过设计单位推荐,经项目建设单位认可后确定。
土建施工必须从具有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施工经验的单位中选择,由项目建设单位进行资质验证后,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
设备安装与仪表、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应分别选择安装施工单位,由项目建设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后,通过招标方式确定。
8.4 设计、施工与安装
本污水处理示范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与安装必须按照国家现行的专业技术规范与执行标准执行。其规范与标准主要有:
设计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 GBJ46-82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
《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 JGJ16-83
《建筑结构统一设计标准》 GBJ68-84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J40-7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J15-88
施工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205-96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8-8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GBJ18-84
《防腐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YSJ411-89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YSJ402-89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YSJ403-89
《结构吊装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YSJ404-89
《特种结构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YSJ405-89
《砌筑工程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YSJ406-89
安装标准: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3-8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6-82
《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82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42-8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1-75
8.5 调试与试运转
配套设备的调试可以根据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或者由供货单位派人进行技术指导。
试运转工作应邀请有关专家、设计单位、安装单位共同参加,试运转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专业技术培训。
有关设备调试、通水、试运转以及验收等项工作的技术文件必须存档备案。
8.6 工程项目管理
8.6.1 法律与法规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以保证这项基本国策的贯彻和实施。国家所颁布的有关的法规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防治法》 1984-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1989-0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86-0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1987-03
《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1986-03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1987-0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986-03
《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3-03
为了具体执行上述法规,国家颁布了以下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HZB1-1999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8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GBJ48-83
于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现有各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其要点如下:
环境监督和管理
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督大纲方面的职责,由中央政府制定国家标准,各省市级政府可根据地方条件补充项目和指标。
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工业排污的程序和制度,并提供环境保护措施。
法律责任
授权各级环保部门采取适当的法律程序警告和惩罚违反规定者。
8.6.2 组织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的、完备的生产管理机构
对入场职工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
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岗前专业及培训
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厂内的技术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的、包括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在内的工厂管理规章制度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提前进岗,参与施工安装、调试、验收的全过程,为今后的正常运转奠定基础。
组织参加全国污水处理行业技术情报的交流活动
8.6.3 技术管理措施
会同市政环保部门监测进入设施水质,监督工厂企业是否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管道水质标准》中的要求
对处理前后的水量、水质进行监测化验、整理分析、建立运行技术档案,并根据水量水质的变化调整运行工况,以保证生化处理工艺正常运行
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定期总结运行经验。
8.6.4 运行维护措施
认真制定每个处理工序,车间和主要设备的技术操作与维护规程,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配备专业管理和操作人员,明确职责,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的安全的运行
建立检修保养制度,根据不同设备的性能要求,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延长使用寿命
表8-1 盐津县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进度表
序号 项目内容 时间
1 环评、可研评审、批复等前期工作 2006.8
2 勘察、初步设计评审、批复,设备招标 2006.12
3 施工图设计 2007.1
4 土建施工以及设备安装 2007.3
5 试运行 2008.6
6 正式运转 2008.7
第九章 工程投资估算
9.1 编制说明
本工程投资估算根据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Z47-102-96、《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试行)并结合盐津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
9.2 污水处理厂工程投资估算
9.2.1 一期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为 6000 m3/d)
(1) 构筑物
名称 容积或面积(M3或M2) 数量 单价(万元) 小计(万元) 结构形式
格栅渠 98 1 0.08 7.8 钢砼
沉沙池 130 1 0.07 9.1 钢砼
活性污泥池 3400 1 0.0416 141.3 钢砼
斜板澄清池 500 1 0.04 20 钢砼
机房 80 1 0.08 6.4 砖混
值班室 30 1 0.06 1.8 砖混
化验室 20 1 0.06 1.2
压滤机房 80 1 0.06 4
小计:191.6万元
(2)设备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单价(万元) 总价(万元) 备注
机械隔栅粗 27
机械隔栅细 23
罗茨风机 LSR-WJ 台 3 8.5 25.5 一台备用
可变微孔嚗气软管 M 600 0.012 7.2
污泥回流设施 非标(专利) 套 4 20 80 订制
斜板 320 M3 0.07 22.4
污水泵 6
污泥泵 3
水下搅拌机 非标 套 3 1.8 5.4
污泥浓缩设备 非标 套 2 4 8
压滤设备 台 2 9 18
电气 套 1 30 30
电控 套 1 10 10
管道、阀门仪表 批 1 24.3 24.3
化验设备 套 1 10 10
小计:299.8万元
(3)其它费用
序号 名称 费用(万元) 备注
1 设计 24.57 [(1)+(2)] × 5%
2 调试 3 (2) × 1%
3 设备运输、安装 29.98 (2) × 10%
4 培训 9.8
5 工程管理 14.74 [(1)+(2)] × 3%
6 流动资金 15
7 税 27 按5%
小计:124.1万元
工程总费用:(1)+(2)+(3)=615.5万元
(4)运行费估算
1、人工费:项目劳动定员8人,人均月工资1000元,8人共8000元/月,吨水人工费为0.02元/吨。
2、电费:全部设备总功率90KW,吨水耗电90Χ24(小时)/10000=0.216度/吨。电价按0.5元/度计,电费为0.108元
3、药剂费:处理剩余污泥用0.02元/吨
4、其它费:0.06元/吨
直接运转:人工费+电费+药剂费+其它费=0.02+0.108+0.02+0.06=0.208元。
(5)设备维修保养及更换费用(15年工作期限)单位:万元
名称 数量 价格 维修保养费 备注
机械隔栅 2 50 17 设备价的1/3
风机 3 25.5 8.5 设备价的1/3
曝气软管 600M 7.2 7.2 更换一次
污水泵 9 2.3 设备价的1/4
水下搅拌机 3 5.4 1.8 设备价的1/3
压滤设备 2 18 6 设备价的1/3
电器 30 5 设备价的1/6
电控 10 2 设备价的1/5
管道、阀门、仪表 24.3 12 设备价的1/2
化验设备 3
总计:64.8万元,年均4.3万元。
(6) 构筑物、建筑物维护费:年均6万。
(7)污水管网维护费:年均20万元。
(8)系统年均维修、维护费用为:30.3万元。吨水摊消0.13元。
9.3 污水管网工程投资估算
根据盐津县城区地势地城市布局,污水管网工程投资见下表:
序号 项目 长度(米) 合计(万元) 备注
1 管道工程
1.1 D=300 2100 128.2 含材料、安装
1.2 D=500 2500 180.1 含材料、安装
小 计 4600 308.3
此污水管网工程总投资308.3万元。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约为923.8万元。
9.4 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系统运行费的来源
按国家有关规定每吨自来水收取0.8元的治污费,就是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和维护的专项资金。盐津县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吨水运行费和维护费合为0.33元,收取的治污费是够支付的。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
10.1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10.1.1对地表水的影响
主要是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水中,由于处理工艺成熟,在设备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产生的处理后污水将达到或超过国家排放标准。不会对地表水质造的影响。
10.1.2对地下水的影响
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后,可以极大的减少因自然排放污水而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有利于地下水质的改善。
10.1.3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后,无有毒有害有味气体产生,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10.2环境影响评价
该项目本身即为环境保护项目,是为治理城市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而兴建,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11.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污水处理设施是处理和消纳污水的场所,作业中有许多机械设备,若操作或防护措施不当会引起机械设备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生活污水中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工作作业人员应按规范操作,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11.2 安全措施方案
1、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灭火器及防雷装置等;
2、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3、检验安全措施实施效果,建立安全档案,及时发现薄弱环节;
4、场区防洪能力应按20年一遇标准进行设计;
11.3 职业病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
污水处理设施的卫生防护措施主要采取以下几条:
1、应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工艺手册,防止误操作引起身体损害;
2、场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
3、设置浴室、更衣室、休息室等;
4、对场内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预防接种;
5、对职工进行卫生教育;
6、检验卫生措施实施效果,建立档案,以便及时发现薄弱环节;
7、由工程建设单位委托有关部门进行环境卫生本底调查研究。
11.4 消防设施
11.4.1 消防用水
在生产管理区的给水管网上设置消火栓。
11.4.2 灭火器
在办公区域等主要防火地区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置消防设施及干粉灭火器,并在室内安装防火报警器。
生产管理区平面布置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中的关于建筑物防火间距、消防与道路的设置等要求进行设计。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2.1 组织机构
根据污水处理项目产业化运作的要求,盐津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成立项目法人,实行法人负责制。负责工程的筹建及建设和运营,实行企业化管理。
12.2 人力资源配置
12.2.1劳动定员数量及技能素质要求
考虑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及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确定污水处理劳动定员。
表12-1 盐津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人员一览表
序号 人员分工 管理 生产 后勤辅助 合计
1 经理 1 2
2 总工程师 1 1
3 工作人员 4 1
4 机修、电修班 1 2
5 办公用车司机 1 1
合 计 2 4 2 8
12.2.2 员工培训计划
在设备安装调试及试运行阶段对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熟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初步掌握工艺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及资金
盐津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由项目法人委托设计,筹措建设资金,组织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并组织施工及生产。
13.1 建设工期
本工程建设工期为15个月。
13.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006年8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6年12月,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和工程施工图设计;
2007年3月,完成招投标及开工手续,正式开工;
2008年6月,正式竣工;
2008年7月,投入使用。
13.3 资金保障
盐津县污水处理示范工程投资估算923.8万元,资金来源于:
(1)争取国家及省相关财政补助823.8万元,占总投资的89.2%;
(2)地方自筹1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8%;
第十四章 结 论
本可研报告结论总结如下:
(1) 污水截流干管线沿老城区横江岸边布置,污水管线总长4.6公里,投资308.3万元。
(2) 污水处理设施选址位于老城区下游一善桥前100米处,距老城区约1.1公里。投资615.5万元。
(3) 根据当地排水工程规划及污水量预测,并兼顾当地的发展特点,确定污水处理设施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 6000 m3/d,二期工程处理规模 4000 m3/d。
(4) 污水处理设施进、出水水质如下:
项目 BOD5 CODcr SS NH3-N TP
进水(mg/l) ≤200 ≤400 ≤220 ≤30 ≤4
出水(mg/l) ≤20 ≤60 ≤20 ≤5 ≤0.5
(5) 推荐的工艺处理流程为:“双面导流”(SMDL)技术。
(6) 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建成后,可直接改善本地区水环境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对于促进工农业生产,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