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水西调

11月5日,“陆海统筹 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论坛上关于“海水西调 引渤入新”的建议引发广泛讨论。设想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无论是正在实施,并已经有地区受益的“南水北调”工程,还是目前仅为学者设想的“海水西调”工程,无一例外都是打算通过改变自然的方式,最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而在提出“海水西调”设想的学者看来,6年或许就能够把设想变为现实。
百家争鸣
支持论者

网友1:
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对此问题要有解决的信心。当然,具体如何实现,要科学论证,稳妥实施。
网友2:
某些学老们说这项工程是异想天开?我觉得总的目标是积极的,人为环境的改变是可以挑战人的极限,就看我们的勇气。专家的反对意见固然重要,但任何阻力都不应该我中华们民族的勇气,一些老专家的意见当然是科学的、认真的负责的。但是他们要看清他们态度总是消极的。如果我们没有勇气排除万难,就不会有三峡大坝!我想;当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时候肯定也有很多学老们在骂他们是异想天开?
网友3:
我赞同这样的投资开发,不仅是国家公共经济机器运作的动力,也是造福后世的丰功伟绩,你不改变气候,气候就改变你。如果科技、财力等有了支撑,就择机行动吧!
…………
123媒体聚焦
无论是正在实施,并已经有地区受益的“南水北调”工程,还是目前仅为学者设想的“海水西调”工程,无一例外都是打算通过改变自然的方式,最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众所周知,海水淡化技术早已被人们熟知,那么,中国西部地区什么时候能够喝上渤海湾的海水呢?在提出“海水西调”设想的学者看来,6年或许就能够把设想变为现实。
早在1997年,西安交通大学生态……
两位老先生多年前的偶然灵感,引发了一段持续数年的千里调水狂想,在地方发展冲动、企业商业利益的助力下,浪漫的狂想正朝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态势演进,而最后极可能折戟于坚硬的审批现实。
院士难抑愤懑,“可怕,把问题复杂化。”
一个加上开幕式、媒体交流在内才只有三个半小时的会议,却引发了公众持续数日的关注,“怎么会这样?”赵平说。
否定论者
网友1:
施工先不说,如何保证整个工程的运行?国家投资?企业集资还是水费收益?要是收益不足,工程亏本了,整个工程如何维持? 整个设计几乎都建立在最优条件下而假想的,出现问题又该如何我也没有发现有讨论,只是一厢情愿的往好处想我连火星都能上去!
网友2:
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么高,本来国内实际应用都不多,不先在临海城市先试验,就整个这个么大的工程,实际的可行性有多大,还要运送这么远,成本可想而知,扩大内需也不是这么扩的啥,到时的环境污染谁来买单,最终苦的还不是沿线的老百姓!看到“海水西调”我就想到了三峡大坝,三峡大坝造成的环境影响都还在沿线居民的消化中,不要再乱整了!
网友3:
即使要操作,也应该这样操作:1、在内蒙古托克托(海拔1000米)截住黄河,径流流量为黄河总径流量的一半,全部划归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可以避免海水的大扬程提升,也避免了黄河水的东流入海;2、在黄河下游省份(山东、河北、河南)做海水淡化; 还可以防止那些居心不良的人借机套取国库资金。
…………
更多新闻
“海水西调”的科幻式设想,令局内人尴尬、局外人围观。然而关于大调水的新争论却再次揭示自然的定律:在当前水资源的开发过度和……
王秀顺站在北京市建外外交公寓的一套单元房里,对本刊记者介绍惊世骇俗的“海水西调”工程。他面前的中国地图上,一条红色的调水路线从渤海湾开始,沿着横亘北中国的沙漠带……
最近,公众之于“海水西调”工程设想,可谓投注了足够的眼球。这一新闻从见诸报端,原以为不过是学儒们的研……
拍砖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还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除去部分因没看清调水用意的人有过激言论之外,大家争议的焦点为以下两个……
连日来,“海水西调”成为各大门户网站、论坛的关键词,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围观者”中,嗤之以鼻者比比皆是,鼓掌叫好者少之又少……
11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等牵头历时3年多对新疆水资源战略的研究成果发布,项目专家直指“引渤入疆”工程“纯粹建立在幻想的基础上,科学上根本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