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要闻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中国打响污水治理"攻坚战"
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大气、水和土壤污染"宣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为自己成为"战斗"中的一员而感到振奋。
2.8亿人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3月14日向媒体公布了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工作情况,这是我国在这一领域首次开展的全国性
 
两会代表声音
加大违法成本 让破坏环境的倾家荡产
加强以流域为单位的水环境管理
政协委员张基尧:保护饮用水源是保障生命安全
李钺锋:让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遏制破坏生态环境愈加严重趋势
两会代表观点
沈瑾:海水淡化进万家,仍期待给力的补贴政策
曹金萍:新型城镇规划要"多规合一"给水让道
政协委员刘惠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污染治理
站在南水北调上游来构划发展
整治水污染 共创优质生活圈
 
热点聚焦
张德江:28省份今年提环保立法
张德江:28省份今年提环保立法
让重大改革都于法有据 环保立法当做重中之重
让重大改革都于法有据 环保立法当做重中之重
 
中国水污染治理行业 历年政策法规出台
李克强总理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要闻
  • 潘碧灵 潘碧灵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环保副厅
    >
  • 浙江
    浙江水污染治理
    >
  • 贾绍凤 贾绍凤
    中科院水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
 
  • 生态补偿缺少法律硬约束和国家强力部署
      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对生态补偿制度的评价。"从2005年以来,国务院每年都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列为年度工作要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少法律的硬约束和国家统一的强力部署,生态补偿进展缓慢。" 在潘碧灵看来,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常常陷入"只说不做"、"知易行难"的困局,特别是跨省、市的生态补偿难以落实,目前全靠自觉。在环境压力和环境风险如此巨大的当下,建议国家对生态补偿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尽快全面推行。[详细]
     
    生态补偿缺少法律硬约束和国家强力部署
  • 代表建议11省市共护长江 改变"多龙治水"
      "我国饮用长江水的人口约为4亿,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建成后,饮用长江水的人口将达到8亿左右,然而长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立法还是空白。涉水监管部门有12家,却没有对长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沿江开发进行统一督管的机构。"多位江苏团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长江干流11省市联防联治长江水污染。[详细]
     
    代表建议11省市共护长江 改变"多龙治水"
  •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流域生态补偿需政治魄力
       在人们呼吸着雾霾担心空气污染的同时,水污染也同样严峻,"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已经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河流湖泊为我们提供生存生活所必需的水资源,已经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保护好水资源,这就需要生态补偿。[详细]
     
    流域生态补偿需政治魄力
    流域生态补偿需政治魄力
 
李克强:把节能环保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3月5日上午,中国总理李克强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任内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2014年全国地方"两会"已相继召开[详细]
李周生贤:坚决向污染宣战 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向污染宣战,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表明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详细]
黄明: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3月8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就"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吴晓青表示,"我们在追求GDP的同时[详细]
 
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基尧在大会发言时表示,目前全国56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400多个缺水[详细]
 
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50%,这是国际公认的水污染危机的高发期,同时也是修复水生态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将会付出极为高昂的治理代价[详细]
 
"我国饮用长江水的人口约为4亿,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建成后,饮用长江水的人口将达到8亿左右,然而长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立法还是空白。"[详细]
 
国家对水环境的治理多侧重地表水,地下水防治到现在仍处于一没全面数据,二没专门法律,三没有布好监测网络的困局[详细]
吴晓青   张基尧   饮水安全   江苏团代表   地下水污染
2014年我国环保投资加大 仇保兴
日前,环保部官员在两会的记者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入可能要超过5万亿元。[详细]
pic "水陆空"三位一体治污是美丽中国诺言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报告着重从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进行了部署。这意味着我国将"水陆空"三位一体开展污染防治。[详细]
多种途径鼓励环保企业走出 pic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3月2日呼吁实行绿色援助计划、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或基金支持环保国际化、提供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等多项措施,多种途径鼓励环保企业走出去。[详细]
pic 动员各方力量 形成环保合力
美丽中国要全民共建。而当下环境形势严峻,面对雾霾袭城、水污染事件频发等问题,公民个人有哪些责任?[详细]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对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详细
两会策划:大佬预警
"全国各类大小湖泊消失上千,众多湿地水质逐年恶化,不少湿地生物濒临灭绝,约1/3的天然湿地存在着被改变和丧失的危险。"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南宁树木园副主【详细
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环保产业的支撑。在近几年的"两会"上,一直有代表委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提案,为加快环保产业发展鼓与呼。在今年,来自地方环保部门的代表【详细

过去一年,南水北调工程捷报频传,中线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并做好了充水试验准备,东线工程已经实现正式通水……"把南方的水借一点到北方来"这一多年的期盼正在变成现实【详细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掷地有声地说。【详细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的重心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而相对忽视了广大的农村【详细
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现阶段在我国集中显现出来。有国际组织甚至断言:"中国解决了温饱的贫困,但解决不了缺水的贫困。"【详细
pic
30年前要生活 现在是要生态

大多数农村然没有供应自来水

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

加快编制环境容量资产负债表

畅谈环保工作新思路

治理水污染系统加强制度建设

阶梯水价难以水到渠成
环保大部制改革
经验告诉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可能是制度出了问题;反复出现、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有必要从机制上找找原因。我国的环境保护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详细
流域水环境管理
针对我国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事故、纠纷不断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建议,借鉴当前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的做法,加强以流域为单位的水环境管理,上中下游一盘棋,更好地保护环境。【详细
钻空子要挨鞭子
不出所料,环境治理再次成为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的重要话题。总理"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的表态,加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向污染宣战"的部署,都明确传递出坚决治理污染的信号。【详细
以制度防污治污
雾霾频繁出现,水、土污染日益严重……当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影响日常生活,人们对生存环境的保护也愈加关注。【详细
多地环保官员“落马”
近来,随着雾霾、水污染以及多地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公众对环境部门的政策执行、监管责任也日益关注。对环境问题的问责高峰悄然来临。【详细
立法困境的破解
当我们痴迷于改革开放35年GDP年均增速9.8%、人均GDP增长16倍的成就时,也许应该冷静一下,想想追求GDP的初衷: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想起这些,我们才能彻底看清环境立法的中国式困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