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水北调

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渠首到北京团城湖全长1277公里。 2003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截至2009年12月4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下游线进入约600米宽的黄河水面主河道掘进施工地段,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已进入到攻坚阶段。
截至2011年2月,中线河南段干线工程全线开工。实际开工建设有穿漳工程、鹤壁段、穿黄工程和陶岔渠首等,共计21个设计单元工程,已开工项目总长395.7公里。累计评定单元工程24732个,全部合格,其中优良23085个,单元工程优良率达93.3%。 移民方面,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分为试点移民、第一批大规模移民、第二批大规模移民3个阶段,总体要求2011年底前完成。截至2011年2月,已完成7.6万移民的搬迁任务,建设移民新村99个。 按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目标,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底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全线通水。 ——新华网
感恩
移民

南水北调中线大坝加高将于2013年完成主体工程,2014年汛后实现南水北调通水。移民搬迁安置任务计划将于2012年完成,需动迁安置移民总人口约33万人,其中湖北省18万人,河南省15万人。从2010年3月底开始,湖北省进行丹江口库区大规模移民搬迁,其中完成外迁安置移民7.38万人,启动后靠安置移民11万人。 丹江口湖北库区即将开始大规模移民搬迁,涉及湖北省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等,这是继1958年兴建丹江口大坝后的第二次移民。 淅川移民是因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形成的丹江口水库淹没土地后,在上级的动员下被移出原住地的部分淅川人民。淅川县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修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而构成了一段淅川移民史。其中,1958年初期工程淅川移民达20.5万人;2009年至2011年淅川移民达16.2万人,移民强度超过三峡工程移民。第一次移民:1959年至1978年,受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影响,淹没淅川县城1座
…………
123搬家
“北京渴了,所以我们要搬迁”。59年前,毛泽东主席曾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国家相关部门经过几十年研究,已将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建成后,三线水流工程将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我国水资源将构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而工程动工后,会牵扯到大量居民迁居问题 ……
移民工作被称为世界难题,难在它移的不是一个个数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专家指出,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移民工作绝不能单靠思想觉悟来进行。除了靠公平、透明的移民政策,靠实惠、合理的移民补偿资金之外,还要靠移民干部做大量苦口婆心、细致入微的疏导工作。 河南省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渠首所在地、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全国移民大县。
看着一手培育起来的“农家院”,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村民曹正清十分不舍。他告诉记者:“饭店营业面积将近有一亩地大,前期投入上百万元,每年盈利五六十万元。更何况,院子里有我,也有我父亲。” 从小曹正清生活在这大山中的水库旁,父母靠家中仅有的八分地耕种,一直把曹正清供到了高中。在考大学失利后,曹正清跑到了广州、深圳打拼,一拼就是十年 ……【更多】
流经中原
南水北调为郑州西南带来好风水 :
郑州将建造运河新区:北起南三环,南抵新郑,西至郑密路—绕城高速—郑尧高速引线,东接管城区。 还将打造龙西湖休闲产业集聚区:位于郑少高速以东、四环以南、龙西湖支流沿线以西、绕城高速以北。【更多】
借助南水北调 石家庄打造环城水系:
环城水系全长103公里,水面809万平方米,绿地2478万平方米。分为北线、西线、东南线三个部分。 石市环城水系是指“一河两环”中的外环水系,一河即滹沱河,两环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即民心河、南茵河;外环由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含太平河)、石津干渠段、西北部南水北调段和即将建设的东南环水系四部分组成。“自然流动的生态河流,文化休闲的水上游线, 【更多】
南水北调将使天津彻底告别“缺水城市”: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中线工程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已于2003年开工,分两期建设。 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调水总干渠起自丹江口水库陶岔枢纽,在郑州西穿过黄河,之后基本沿太行山东麓和京广铁路西侧北上【更多】
…………
汇聚首都
-
雄踞华北平原北端的北京,担当中华民族的首都已有八百多年!作为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八百年来,北京已从3000年前蓟国的小镇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化都市。 尽管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上世纪末已降到了千分之一以下,但是人口依然已从1949年的200万猛增到2004年的1492万。与此同时,北京的“中心”优势使每年近300多万外来人口和数以万计的企业、公司潮水般涌进了这座城市,而且还在增加。 事实上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