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水会▪第9期】如何做好屠宰废水的讨论(一)
时间:2016-08-03 来源:微水会 作者:策划:C.P.

导语:上一期的微水会上我们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发,讨论了污水厂的提标改造。本期的微水会继续回归到工艺技术上,围绕两个案例探讨屠宰废水的处理。微水会对本期内容做了梳理,供大家参考交流和讨论。
屠宰废水案例分享与探讨
背景:我国大部分城市已基本上实现了禽畜的定点集中屠宰,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屠宰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屠宰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而环保部门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屠宰场都必须建立专门的废水处理站。屠宰废水作为一种有机物含量高的废水,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和处理工艺相似性,本期我们基于宰牛厂废水的案例进行屠宰废水的探讨。
话 题
1、屠宰废水的特点及常用的处理方法
2、屠宰废水的工艺选择及原因
3、案例讨论。
前言:在肉类加工过程中每个阶段因为水质的不同,可能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有单一的屠宰场,也有肉类加工厂,有前端养殖、屠宰、分割冷冻、肉类加工等一条龙的流水线。而单就屠宰而言,由于畜类和禽类的差别,水质也有不同。故在工艺选择和搭配上也讲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基础知识概览
在进行某一类废水处理前,需先了解其来源、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和选取工艺。先就屠宰废水的特点、常用工艺做简单阐述。
屠宰废水来源:宰前饲养场排放的畜粪冲洗水;屠宰车间排放的含血污和畜粪的地面冲洗水;烫毛时排放的含大量猪毛的高温水;剖解车间排放的含肠胃内容物的废水;炼油车间排放的油脂废水等。此外,还有来自冷冻机房的冷却水和来自车间卫生设备、锅炉、办公楼等排放的生活污水。
屠宰废水一般呈红褐色,水质水量变化大,有难闻的腥臭味,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质、毛、肉屑、骨屑、内脏杂物、未消化的食物、粪便等污物,固体悬浮物含量高;屠宰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其中高浓度有机质不易降解,营养物主要是氮、磷;是典型的“三高”废水。
因其生化性好,目前均采用以生物法为主的处理工艺,包括好氧、厌氧、兼氧等处理系统。根据其具有的特点,无论采用什么生物处理工艺,都必须充分重视预处理工艺,应设置捞毛机、格栅、隔油池、调节池或沉淀池等,以尽量降低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悬浮物和油脂含量,确保构筑物正常运行。由于其含有蛋白质、油脂等大分子物质,在进行生化处理前,进行水解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分享
案例一:
案例背景
该案例为改扩建。某公司是一家集生猪、牛、羊收购、屠宰、加工、冷藏、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于2011年11新建有一座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00t/d,、为了满足该公司的产量,在原建设的废水站的基础上新建一座日处理量为200T/d废水处理站。
进水水质:CODCr 2800mg/L,BOD5 2000mg/L,SS 1000mg/L ,NH3-N 150mg/L,Ph 6-10,动植物油400mg/L。要求处理后水质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工艺流程如下。由于是改扩建,故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的设施。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9.5h,好氧池、缺氧池停留时间为7h。

原有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
1)收集池动物血液结块问题,需要定期清掏,操作繁琐;
2)动物毛皮、内脏经格栅初步去除效率低,导致调节池容积减小且污水提升泵堵塞问题;
3)好氧池填料使用一年左右,整个填料全部脱落;
4)好氧池后端接MBR系统,膜清洗频率太高;
5)板框压滤机脱水率太低,经处理后的污泥成浆糊状,无法运输;
6)调节池容积无法满足工艺需求,公司生产高峰期主要在凌晨12点到3点之间;
7)出水水质泛黄,BOD5、氨氮、植物油含量超标。
案例释疑:
Q:针对原有污水厂存在的问题,现在的工艺如何解决的?
A:原有工艺中预处理未做好,且格栅为人工格栅,生化部分停留时间不够,导致后面的膜组件污染非常厉害,出水水质泛黄;改扩建时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新增加机械格栅、转鼓格栅、加大调节池的容积、新增气浮设备、扩大生化部分池体容积。
Q:为什么选择MBR工艺?
A:提高污泥浓度,既有增加生化处理的效果,并且去除SS,保证出水水质稳定;此外在原基础上建设,也是可以节省占地。
Q:色度的去除问题?
A:在生化处理后,血色基本去除。
Q:如何理解:“并且由于膜的过滤作用,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与活性污泥泥龄的彻底分离,消除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问题”?
A:膜池可以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浓度约在8000-12000mg/L,发生污泥膨胀的可能性很小。
Q:污泥含水率为多少,脱水后污泥怎么不成形?
A:污泥含水率为80%;由于气浮的油渣进入了污泥机,用板框脱水后泥成浆糊状。
案例二:宰鸭废水处理
案例背景
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宰鸭为主的企业。在宰杀、去毛、清洗内脏等生产过程中将有大量的污染物产生。以下技术方案为2010年的,以水解酸化+SBR为主体工艺。日排水量按1000m3设计。进水水质指标为:CODCr:1600~1800mg/L,BOD5:600~800mg/L,SS:700~900mg/L,动物油:60~70 mg/L,pH:7~8。废水经处理后应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3457-92)中规定的禽类屠宰加工一级排放标准,即:CODCr≤70mg/L,BOD5≤25mg/L ,SS≤60mg/L,动物油≤15mg/L,pH:6.0~8.5。
工艺图如下
案例释疑:
Q:气浮系统为什么放在水解酸化池之后?
A:水解之后的浮渣,出水悬浮物多,因此,考虑水解池之后用气浮。
Q:气浮一般加什么药剂?
A:多选用PAC和PAM。(@苍龙说,对于有机物比如肉类油脂很多的PAC+PAM的组合反而不适合?)
Q:水解是搅拌混合式的,还是配水式的?有填料吗?
A:水解是配水式的,里面装有填料。
Q:隔油池是地上还是地下,地下式隔油调节池排泥和排油怎么做?
A:隔油调节池一般都是地下,可以减少一级提升,节省成本。屠宰废水的几乎地平,实际上不是地下排泥,而是地上平刮泥或人工清理。
观点:
在昨天的讨论中,大家主要针对水解池和气浮的位置提出了看法。也讨论了关于浮泥、脱水机选择、污泥膨胀等问题。
1、 两个案例中气浮-水解和水解-气浮两个顺序正好相反,其位置究竟该如何布置?
气浮前置比较好,其一,整个系统可以一级提升;其二、避免大量悬浮物进入水解池。如果气浮后置,水解酸化池必须高于气浮;泵提升,多一级提升,耗能。
气浮目的是去掉油脂,水解目的是断开长链,提升BC,气浮置后,会因油脂包裹污泥而使水解的目的失效。
因为油脂,有机氮和氨氮的原因,油脂经过水解酸化之后,血蛋白等有机氮转化氨氮;水解之后的氨氮相当的高,加上粪便的原因,气浮除了去除油脂,还有粪便等细碎悬浮物,放到水解之后,经过厌氧,氨氮会出奇的高于原水。用气浮期提前拿出去,很容易,很划算,为后期的好氧工艺打下坚实的基础。
气浮放前面至少在6毛以上的成本,气浮放后面至少减少一半的运行费用。
气浮放在后面的前提是前级格栅、除油、预沉要做好,而且生化池停留时间要适当延长。
水解酸化对溶解氧没有严格要求,水解菌是兼养菌,溶解氧不是问题,况且气浮也不会多少溶解氧。1)从去除非溶解性物质来说:水解通过网捕作用可以去除相当多的大颗粒悬浮物,但是水解出水可能会带有很多细小的悬浮物,而且在水解过程中,一个大分子变成多个小分子,原本溶解的物质也会发生析出。所以水解酸化出水悬浮物较多是可能的,而且不易沉降。2)而且气浮前置其负担加重,药剂量加大,运行成本变高。3)水解过程中若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气浮随后可以起到一定的吹脱作用。故气浮在后面有其利。但是,如果原水中含有这么一类悬浮物:不具备生化性,则考虑气浮前置有益。此物质若直接进入水解,会停留于水解污泥中,久而久之置换出污泥中的有效成分,降低了水解作用。
关于气浮和水解谁在前,关键还是看运行的经济性,气浮在前,气浮的药剂费用,处理污泥的费用要增加,气浮在后,水中氨氮升高,水后续生化压力变大。各有优劣。
2、关于去毛的问题,转鼓格栅去毛,会挂上,加上冬天温度低,油脂也凝固在上边,在减少劳动强度的同时,怎么清理它?
群友建议可以加伴热。
3、由于屠宰废水的进水量,受作业时间的影响,有旺季和淡季,在工艺选择上如何做到平衡?
就算是屠宰因为养殖场的问题,和销售问题有淡季旺季,因为设计之初,这个生产厂家的生产流水线,是铁定了,每天能够宰杀量多少,已经依据屠宰线确定。污水设计,已经是最大量了。淡季只要减少运行时间就可以了,而且绝对达标。
一般甲方建设前为最大量设计,且只要保证高峰期正常处理,就没什么问题。
4、屠宰废水的污泥脱水用什么脱水机合适?
屠宰废水污泥处理见过好一点的是离心机和叠螺式脱水机。叠螺式脱水机处理含水率高,处理量小。
污泥量小时,选择叠螺脱水机;泥量大时,选择带式脱水机。
与离心式脱水机、带式脱水机、叠螺脱水机相比,板框式造价低。
5、关于屠宰废水,主要采用生物法,那么生化部分,如果有污泥回流系统,可不可以把接触法和活性污泥法结合起来?
(以下是@bushiyinweijimo的回答)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生物接触法是靠模挂膜,就是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就是靠污泥,不用填料;接触氧化就是有填料。
很多公司的设计,就是有接触氧化工艺+活性污泥,我一直持反对意见,我认为这样设计,可以卖填料,有填料和没有填料,造价是不一样的,填料还需要支架型钢支撑;第二个因素就是因为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他们担心没有绝对把握,然后混合使用两种工艺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原理也不同。简言之,混合使用的原因就是卖钱,多卖钱,有设备就可以加钱;还有就是把握不大,混合使用。
6、为什么屠宰废水用厌氧法的少?
高氨氮废水不适合做厌氧,因为厌氧后碳源不足,反硝化不好会导致总氮超标。
7、关于屠宰废水的预处理
其实大家都知道屠宰的最大问题是,毛发的去除或是其他杂质的去除等,因此对于预处理,我们更应该深入去讨论;而在昨天的讨论中,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展开讨论,本期整理,以我们所能获得的资料,对预处理进行一些介绍,供大家参考。
对于屠宰废水,方法有筛网、格栅、沉淀、混凝沉淀或气浮等。为了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均先采取格栅或筛网去除废水中较大粒径的悬浮物,再加药混凝反应后再进行沉淀或气浮处理。
屠宰废水预处理常用方法有气浮和筛滤。其中气浮主要应用于废水量较小的处理站,其缺点主要是设备复杂、不易管理、运行成本高、卫生条件差;筛滤则主要应用于废水量较大的屠宰废水的预处理,管理方便,运行稳定。
对于屠宰废水,常用预处理技术有:沉淀、隔油、均和调节、格栅、预曝气等。一般根据水质特点,相互结合选用。
屠宰废水预处理采用的化学法有水解和混凝沉淀,一般是使用碱性物质或酶水解其中的脂肪颗粒,通常使用石灰、氢氧化钠、脂肪酶、细菌酶等。其中石灰经济但会产生大量废渣,用碱性水解处理时会导致水的pH值波动,后续难控制,对生化有影响。
屠宰废水预处理可以先用粗格栅和细格栅截留废水中的杂物,再利用水力筛网进行固液分离,后进行沉砂和除油处理。
在实际的预处理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希望下一期能针对预处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答与讨论。
问题思考:
昨天因为我们的问题,讨论秩序有些乱,原本的好多问题都没有来得及讲解,在这里表示歉意,现将昨天遗留未讨论的和@bushiyinweijimo所提的问题公布如下,供大家思考和讨论。也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在微水会或水世界论坛上分享,促进大家的学习交流。
1、屠宰废水对于预处理的工艺选择是怎么样?哪些预处理的组合是经济又实用的?
2、为什么选择SBR工艺?
3、用混凝沉淀工艺,代替气浮可不可以?
4、既然选择屠宰及肉类加工废水的规范,为何上面提到UASB,而屠宰废水不用,包括杀猪,我是不用UASB的,刚才在污师界还有朋友说杀猪废水用的UASB工艺。
5、微水会开始前,大家说到了沉砂池,这个很关键的一个工艺,如何做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6、@刘龙的一个问题,屠宰废水原水数据并不高,不用水解酸化池,直接进好氧池可以吗?:
7、@山大王说,气浮在水解池后,会比在水解池前节省一半的费用,水解池前用气浮的费用是0.6元,如何来的?
结束语
在确定这期主题后,大家很积极的提供案例、提出问题。首先要感谢@陈彬、@bushiyinweijimo两位提供的案例,也向每一位想要真心分享经验和学习的圈友们表示深深的歉意,昨天由于秩序问题,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实质性进展慢,大家只集中讨论了水解酸化、气浮和其他一些零碎的问题,好多问题还未来得及探讨。对于水解酸化和气浮的位置问题,大家争议较大,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这期微水会出现的问题,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大家对微水会的思考与反馈。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微水会提供很多建议,这是对我们平台的肯定和认可;同时我们也会积极的反思,如何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我们会以这期为教训,重新将微水圈的秩序整顿下,为主讲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去阐述他的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水行业,收获知识,也真诚希望大家能够提一些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声明:以上观点基于微水会讨论内容整理,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我们坚持真实还原微水会讨论精华,以供大家交流与学习。欢迎大家参与其中,真切感受讨论氛围。)

欢迎添加“水世界”微信(微信ID:chinacity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