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G乡镇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花园化、人景和谐三者兼得!

时间:2017-01-05 来源:水世界订阅号 作者:微水会-中天蓝瑞

导语

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 过去,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下,倡导绿色发展,乡镇环境改善也得到了极大重视,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还绿水青山的工作还将持续进行。在2017年即将开启时,微水会邀请到了中天蓝瑞副总工曹启明博士带来了PASG乡镇污水处理技术分享, “ 建一座污水站,还建一座花园,造福一片乡镇社区 ” 是这样实现的。

重要提醒,以下核心内容有:

1、中天蓝瑞 副总工 曹启明 博士详细分享了 PASG技术 的由来,工艺流程,特点及优势,并辅以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在四川、北京、贵州、云南等地的工程化应用。

2、针对如何实现无人值守、污泥减量的实现及处置、管网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施工、除磷加药量、低温如何保证稳定运行及达标、采取何种保温措施等等二十余个问题予以 详尽解答。

 

第44期主要内容纲要

主题:PASG乡镇污水处理技术介绍

提纲:

1、工艺流程简介

2、PASG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3、工程案例分享

4、提问时间

分享嘉宾:曹启明 博士 中天蓝瑞环保科技集团副总工

 

内容分享

- - -

看PASG技术实现乡镇污水处理 “三省一美”

PASG技术中,P指成套化,A指厌氧,S指就地处理,G指园艺化、景观化。

1、PASG技术源起及工艺流程

90年代,PASG技术创始人在应邀访美讲学期间,了解到当地污水处理已从传统集中化处理转向就地分散处理,便结合我国国情,研发了“全地埋、模块化、低成本、高效率技术”简称PASG技术。

工艺流程简述:

PASG技术主要由厌氧生化处理和综合生化处理构成。

厌氧池中装有柔性填料并在其上接种高效菌种,综合生化池处理出水回流到厌氧池前端,利用进水的良好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经过厌氧处理,COD去除率可达 60-80%,有机氮转变为氨氮转化率为 80% 左右。

厌氧池出水后会进行一次过滤,防止脱落的细菌膜、粒径较大物质进入后端,引起堵塞。

污水经过过滤后通过分水布水器,从综合生化池上端均匀布水,水力负荷一般在 1.6-2.0m3/(m2.h) 之间。通过风机进行机械通风,提升硝化作用。综合生化池装有硬质催化填料,污水经过后汇集在底部进入集水池。集水池中投加PAC等药剂进行化学除磷。

集水池部分污水还将回流到厌氧池前端,回流比依据出水要求进行调整。随后进入斜管沉淀池,最后进入清水池经消毒出水。

2、智慧化控制平台

自控系统非常小巧,自控柜 占地小。

3、特点及优势

PASG技术在技术、成本及环境方面均具有优势。

1)技术优势:有十四项专利技术支撑,耐冲击能力强,出水可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2)成本优势:建设费用划算,运行费用低廉,节省污泥处理费。

3)环境优势:占地表面积小,无声、无味、少泥。

简单总结来看,PASG技术 可:

减少输送管网建设,降低建设及运营成本;

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无人值守;

处理后出水可稳定达标;

完美与环境相结合,做到“三省一美”。

 

技术经考验案例来说话

1、四川绵竹遵道镇项目

2、其他地区案例一览

 

答疑环节

- - -

问题1、PAC如何实现无人值守?

答:主要是通过 自主研发 的FUSION控制平台。利用手机、智能终端等远程诊断系统,并进行实时 信号 传送。

问题2、这个工艺最大能做多少吨?

答:在 几百吨到几千吨范围 内,和传统工艺如A2/O比起来,比较优势明显,到达 几万吨时,比较优势下降。

问题3、还有排水管网是和污水处理配套施工,还是各自施工,是不是污水收集管网是前期的一个重点。

答:污水处理厂配套和管网建设可以同时,也可只建污水处理设施。这个没有要求必须一起进行建设。

问题4、针对贵公司的这种工艺。如果在新疆长达六个月的冬季,六个月的气温都在零下20-40℃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稳定的运行?并能够实现达标排放?

答:在北方会将 管网埋于冻土层之下,冬季会采取保温措施,确保进入系统的水温不会太低,以影响生物活性,公司在东北有成功稳定运行的案例。

问题5:如何实现污泥减量90%,最终污泥的去向?

答:污泥减量是从两个方面实现的。

一是 在厌氧池停留时间较长,可达到产甲烷阶段,很多COD、BOD通过深度厌氧变成气态物质去除;

二是 综合生化池采用生物膜技术,污泥产量相对活性污泥法产量较少(只相当于其产量的10-20%),且在综合生化池下方还可进行一部分的内源呼吸。

问题6:处理一吨污水的成本?

答:处理一吨污水的成本在0.2-0.4元之间。

问题7:想请问怎么解决碳源不足造成的总氮超标问题呢?

答:在A2/O传统工艺中,碳源理论值BOD/TN=2.86,一般在4以上,才能达到 较高的脱氮效果 。该工艺的综合生化池类似滤池,但存在许多微环境,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发生,同时还有一部分回流到厌氧池前端利用进水较充足的碳源,几部分一起完成反硝化过程。

问题8:请问化学除磷,加药罐多大?多久配一次药?是用计量泵泵入集水池中?

答:加药罐一般50-100L左右,通过计量泵加药。加药量和频率是根据进水中磷的浓度来确定的。

问题9:水温最低可以在多少能不影响系统呢?

答:一般水温5℃以下细菌的活性可能就已经不强,温度太低时一般会采取保温措施,尽量保证水温不太低。

问题10:能介绍一下保温措施大概怎么做的吗?

答:保温分为两部分,地表(设备房、自控房)采用外墙保温、加保温棉等;地下是将管网和池底埋在冻土层以下。

问题11:出水指标都是在线监测吗?

答:出水指标均为在线监测。

问题12:会有雨水冲击问题吗?

答:雨水冲击及一些气象条件在最初选址时便会给予考虑,尽量在设计时避免。因厌氧停留时间比较长(16-20h),对水量和水质都有较强的 耐冲击能力 。

问题13:厌氧池,好氧池停留时间分别多长?

答: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16-20h;综合生化池时间是指污水接触填料所用时,一般在 1-2 h 左右;综合生化池停留时间也需要根据填料的大小、粒径、孔径进行估算和设计。

问题14:里面的填料是辫带式填料吗?填料有何目的呢?

答:填料的目的是防止细菌被水带走,固定菌种,增加生物量。我们采用的填料不是辫带式填料,而是丝状带填料。

厌氧池填料一般不做特殊要求,但要满足不容易流失、结团,要有一定机械强度,耐用的基本要求。综合生化池中填料为硬质催化填料,有别于厌氧池,材料选择、粒径、比表面积等有严格要求。

问题15:生化池不是从底部进水吗?

答:综合生化池是从上部进水进气。

问题16:对于进水、进气有何要求?上部进水进气如何理解?

答:进水要求尽量布水均匀,保证负荷和冲刷剪切力;进气要求达到合适的溶解氧;不同的水质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气水比。

因为进水布水的布水头是旋转的,并在池子上方某一部位进行布水,这个与干湿比类似。

问题17:曝气采用曝气头吗?在什么位置呢?

答:不同于传统的AO工艺,不采用曝气头,风机从池顶送气,通过埋在池内的支管往下送气。

问题18、厌氧池如何搅拌,不会有污泥沉积,不排泥吗?

答:厌氧池通过对角推流,不额外设搅拌设备,会有少量无机污泥沉积,一般一年排少量污泥一到两次。

问题19、不知道进水氨氮多少,再加上厌氧释放的氨氮,按照COD含量推算至少也有40-50mg/L,一个小时的好氧确定能够硝化完全?可能都不够COD消耗的。

答:COD有一部分已经在厌氧池消耗掉了,不存在综合生化池内COD不能氧化的问题。由于池内有硬质催化填料,并接种优势菌种,我们的硝化效率比一般硝化要高。

问题20、前面厌氧把好用的碳源都转化成甲烷了,如何实现后面滤池的反硝化?

答:因为有回流,反硝化在厌氧池前端也进行,前端碳源充足。

问题21、厌氧出水COD有多少是难降解COD,真的能稳定达到出水50mg/L以下,甚至有时候低10mg/L?

答:出水稳定达到50mg/L以下完全没问题(排除进水的毒性物质),能不能达到10mg/L,要看进水浓度、温度等因素。

问题22、滤池没有反洗设备,长期运行会发生堵塞问题吗?

答:没有反冲洗设备,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控制堵塞:第一,进入综合生化池的BOD不能太高,防止异养好氧菌过度生长;第二,选择填料适当的粒径和孔隙,通过通风等方法控制生物膜的厚度。

 

结束语

- - -

现今村镇污水处理领域日渐火热,多家环保公司踏入,并凭借自有技术入主村镇污水处理市场。其中中天蓝瑞环保 以先进的“PASG污水处理技术”在乡镇污水处理领域迅速崛起。

本期微水会,曹总分享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方面:

1、PASG技术主要由厌氧生化和综合生化两级生化处理构成,并详细阐述了工艺流程及技术原理。

2、PASG生活污水就地分散处理兼园艺化技术具有运行成本节省,出水水质稳定、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且产生的污泥量较少,而地埋式设计可使得地表土壤可进行再利用;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打造FUSION控制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

3、该技术在四川,贵州,北京,云南等多地均有成功应用,截至今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完成了几百个项目。

答疑环节,曹总就水友们提出的碳源不足造成的总氮超标如何解决,无人值守如何实现,污泥如何实现减量及最终处置,填料问题,生化池进水,是否考虑雨水冲击等十余个问题,均给予了详细解答。

在村镇污水处理市场走俏的大形势下,蓝瑞环保依靠PASG技术实现了“建一个污水厂,还一座花园”的环保理念。相信在未来,将有更多企业投入到村镇污水处理领域,更多 因地制宜 的技术应运而生,为实现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联系人:潘鹏

电话:010-88585610-815
手机:18510663273

邮箱:325178909@qq.com

关注微信订阅号

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京ICP备12048982号-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