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刚

时间:2016-09-18 来源:微水会 作者:黑臭水体、海绵城市、内河流域,如何与城市共生?

微水会导语

水在人类生产生活和城镇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水定城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在今年规划会上诸多专家对水生态规划修复、海绵城市建设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水世界、微水会作为联合承办及战略媒体,独家采访了与会水行业专家。

(文字内容基于专家访谈视频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仅参考学习)

采访嘉宾: 徐建刚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采访主持人:潘鹏、漠潇 / 整理:冯茹 / 排版:漠潇

在人类发展中,城市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水生态规划,因地制宜的合理规划城市,协调与水与自然的关系,以生态理念看待城市与水发展,打造和谐宜居城市,是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打造城市“海绵体”,消灭黑臭、力争还上基础设施“欠账”,是未来一段时间城市建设重点工作,海绵城市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机遇很大,但挑战也不小。就此我们采访了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徐建刚 教授,与他聊聊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徐建刚教授采访视频)

http://v.qq.com/x/page/b0327gmh2wv.html

主持人:

今年入夏多地出现内涝问题,海绵城市建设也一度被推倒风口浪尖。那么,就您来看,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存在哪些矛盾?

徐建刚:

海绵城市主要是为了防止洪涝灾害对城市造成伤害。从洪水灾害整个形成过程的角度来看,它涉及到全流域,因此要将其看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予以防治,这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中,以系统性为依托,从地理信息系统出发构建和模拟洪涝框架,分析各致灾因子。通过模拟分析评估“海绵体”的吸水性能,目前测得好一点的海绵体吸水30%都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

今年入夏多地出现内涝问题,海绵城市建设也一度被推倒风口浪尖。那么,就您来看,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存在哪些矛盾?

徐建刚:

个人觉得,现在城市出现“看海”现象主要是城市下垫面在城市化进程中被硬化,城市排水系统功能欠缺是一大原因,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缓解城市内涝目前来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仅靠城市里构建“海绵体”来减缓灾害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除了城市内部要进行“海绵体”建设,也要注重城市之外的水土保持,保证整个区域的合理规划与建设。

主持人:

海绵城市建设对于缓解城市内涝有多大作用呢,有看到一些舆论说其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您怎么看?

徐建刚:

实话讲,这个问题不能这样来看。暴雨灾害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从现在对暴雨现象随机性的理解来看,对于一般城市我们可以防20年、50年甚至100年一遇洪涝,特大城市可以防200年一遇等,但是不能保证在未来是否会出现20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因而,从全流域甚至全国土的角度来建立“海绵体”,才有可能使洪涝灾害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只能说降低洪水影响,但不能讲彻底根治洪水。所以,从这一方面讲,国民还是要建立一种科学认知。

微水会小结:

今年多省市出现洪涝现象,让提出两年的海绵城市热度持续不减,在城市建设中,无论是自然水系也好,还是洪水也罢,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来讲,对人类的生活发展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要以生态理念对待,注重系统性、全局性,在不违背自然,破坏自然的前提下,将可能的灾害降低到人类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以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城市管理与规划建设,实现人、环境、社会的和谐共生。

联系人:潘鹏

电话:010-88585610-815
手机:18510663273

邮箱:325178909@qq.com

关注微信订阅号

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京ICP备12048982号-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