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2016-12
池容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污泥浓度可
回答: 主要看MLSS是否合理以及去除率和供氧情况。 1、MLSS一般不高于4000mg/l,高了的话沉降、供氧会有问题。 2、去除率,自然看是否可以满足出水合格的要求。 3、供氧的话,如果MLSS太高的话,则供氧会跟不上,很多时候可能会小于1.0mg/l。
02
2016-12
影响COD去除率的因素都有哪些?
回答: 大概3个因素影响吧。 1、进水水质决定去除率,一般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比生活污水去除率低。 2、处理设施设计与现状是否匹配的问题,比如水力负荷过高等问题。 3、系统运行操作是否得到的问题,比如污泥浓度控制过高,曝气过度,营养剂缺乏等。
08
2016-10
在进水量 MLSS 曝气风量一定的
回答: 1、有机物浓度的增加,在去除率不变的情况下,微生物的去除能力提高了,而在处理新增的有机物时,自然要多消耗DO。 2、这里有个概念要说一下,就是同样的MLLSS,但是出于不同阶段的活性污泥,其活性是不一样的,好比10个老人和10个年轻人,干活量有差别,自然,10年轻人吃起饭来要比10个老年人多,也就是DO会多消耗。
08
2016-10
印染废水的水解酸化池是采用脉冲
答: 1、如果场地有限,水解酸化的进水负荷也高,一般可以加填料来对应。前者(无填料)容易调试,后者(有填料)更加稳定些 2、这个没有必要的,本身污泥也会变多,这些污泥总还是要留出一部分的,后面有沉淀池也是为了去除污泥而不失再回流到水解池。
08
2016-10
水解酸化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
回答: 1、在一套生化系统前再增加一套(不论设么形式的),都会降低后续生化系统的压力的,至少改善出水水质,就如传统活性污泥法前可以增加生物滤池,来降低冲击负荷一样。同理,增加水解池于好氧池前段,自然也有此等功效。水解池在水解时,高分子可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利于后段再降解,大家都知道的。 2、另外,有些SS成分,同样会因为水解作用而变得更加细小,也就是说流入好氧池的颗粒物质粒径可以变小,这是非常有利于在一定污泥龄情况下及时降解有机物,避免在好氧池过渡堆积的。氧控制的话尽量做到微氧状态,完全缺氧不太可能的。
13
2016-09
钟虫长出包囊是什么样子的?是不
回答: 不太明白包囊的说法,是否为钟虫头上顶出的气泡。通常为如下原因: (1)显微镜观察时,盖玻片压得太厉害,钟虫体受压所致。 (2)样品停留时间太长。钟虫死亡后,内容物流出。 (3)活性污泥中毒所致。
13
2016-09
系统正在调试初期,想请教下活性
回答:(1)过度氧化主要是表现在曝气过度或食微比过低时。(2)主要表现为活性污泥污泥细小松散,色发白发淡。(3)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如侧跳虫、滴虫等。
13
2016-09
污泥相中出现夹脚轮虫说明什么?
回答: (1)夹脚轮虫没有听说过,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中的轮虫有旋轮虫、鞍甲轮虫和猪吻轮虫。 (2)就轮虫来说,少量出现说明污泥状态良好,过多的话,说明污泥趋于老化。
13
2016-09
生化池里面楯纤虫、累枝虫多,钟
回答: (1)钟虫多还是累枝虫多,与污水成分有关。 (2)只要上述两类原生动物占优势生长,发生污泥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3)楯纤虫属于敏感生物,占优势生长与否也和污泥膨胀没有太大关系。 (4)曝气量只要不是过高或过低,并持续过长时间的话,也与污泥膨胀无直接决定性关系。
13
2016-09
A2/O工艺中,生物填料中产生大量
回答:(1)正常的后生动物,其在整个生物膜的生物相内也是需要的。(2)不必刻意应对。其存在有利于生物膜的更新。否则,生物膜过厚,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也是不高的。
13
2016-09
生物相观察:轮虫占绝对优势,能
回答:(1)轮虫为后生动物,一般出现在水质良好的情况下。(2)如果轮虫过量出现则说明活性污泥呈现轻度污泥老化,可配合沉降比上清液情况确定老化程度。
13
2016-09
食微比是营养物质与微生物之比,
回答: 食微比(F/M)实际应用中是以BOD—污泥负荷率(Ns)来表示的即:Ns=(QLa)/(XV)(kgBOD5/kgMLSS•d) 式中:Q—污水流量(m3/d) V—曝气容积(m3) X—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浓度(mg/l) La—进水有机物(BOD)浓度(mg/l)。
13
2016-09
镜检时,lml液体里观测到多少个
回答:1、微生物个数不是关键,因为它会随MLSS值、气温、进水成分而波动;重点是种群比例是否协调。2、另水质处理好坏不是单个指标决定的,需要综合其他指标考虑,从而增强判断的准确性。
01
2016-08
影响COD去除率的因素都有哪些
大概3个因素影响吧。 1、进水水质决定去除率,一般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比生活污水去除率低。 2、处理设施设计与现状是否匹配的问题,比如水力负荷过高等问题。 3、系统运行操作是否得到的问题,比如污泥浓度控制过高,曝气过度,营养剂缺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