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会:城市生活污水中沉睡着战略资源“磷”
时间:2013-05-31 09:36:37 作者:张晓丽 来源:辽宁日报
大自然中的不可再生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隐忧。磷资源也是如此,不过科学的进步也使得磷资源的回收利用成为可能。回收磷,不仅仅能够重拾宝贵资源,也为污水处理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更使环境远离磷污染。不过,如此一举多得的技术为什么没能得到广泛应用?我们请水环境研究所所长宋永会为我们解读。
宋永会 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水环境研究所所长,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近日有报道称,国内一家研究机构首创含磷工业废水生产缓释微肥的工艺,能够从污水中回收磷,并将其制成可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高效缓释肥料。
记者:您是否了解从废水中生产缓释微肥的这些工艺?
宋永会:从污水中回收磷的实质是将水中溶解态的磷固定下来,使其与污水分离,变成类似磷矿石的产物,用于磷酸盐工业生产或用作农肥。目前从污水中回收磷的工艺主要为磷酸钙沉淀法和磷酸铵镁结晶法。前者使磷酸根与钙离子结合生成磷酸钙沉淀,从水相析出;后者使磷酸根与镁离子和铵根离子共同结合,形成磷酸铵镁晶体(俗称鸟粪石),与水相分离,这一工艺同时能回收污水中的部分铵。
一般认为,从污水中回收的磷酸钙可以被用作磷矿石的替代产品,而回收的磷酸铵镁可被用作缓释磷肥。
记者:磷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并不像煤、铁、石油等资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同等的重视。我们想了解,磷矿资源在地球上的储备如何?
宋永会:磷元素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因此磷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磷资源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天然磷酸盐矿石的形式存在。
目前全球磷矿总储量约500亿吨,工业储量约为180亿吨,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亚洲、中东、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生产磷矿石,生产能力约为1.72亿吨,年产量约1.38亿吨;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拥有品位高、经济价值较大的磷矿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国,以上四国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7%。
记者:我们日常接触的洗涤剂中含有磷,磷资源的主要用途都有哪些?
宋永会:世界范围内所生产的磷矿约80%用于生产各种磷肥,5%用于生产饲料添加剂,12%用于生产洗涤剂,其余用于制造黄磷、磷酸及其他磷酸盐类产品,在化工、轻工、国防等工业部门广泛应用。
记者:原来大部分磷资源用于生产磷肥了,农业生产所需的磷肥总量较大,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从污水中回收磷资源,是否意味着磷资源出现了短缺现象?
宋永会:以目前的消耗速率,全世界磷矿资源储量据估计只能够维持利用100年左右,而2033年以后就会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记者:磷虽然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会造成水资源污染。近日,中央电视台有报道称黄浦江爆发绿萍,就是水体中富含磷、氮等元素造成的。含磷污水是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吗?
宋永会:大量未经妥善处理的含磷污水的排放,已造成世界许多国家地表水的严重富营养化,其中包括北美、欧洲、亚洲50%以上的湖泊。被列为国家水环境保护重点的“三湖”(太湖、滇池、巢湖)由于富营养化经常爆发藻华,成为湖泊保护急需解决的问题。
未经妥善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农田暴雨径流等均是水体磷污染的来源,以上各种污染源所占比例因流域而异。
记者:以往提到磷,我们首先想到它混合在洗化用品中,最终随着生活污水排走了,却从来没想过这些含磷污水都是怎么处理的。
宋永会:目前,全球生产的磷矿约12%用于生产洗涤剂,而洗涤剂在制造过程一般加入一定量的三聚磷酸钠作为助洗剂。有研究表明,排入水体中的磷有约64%来自生活污水,而洗涤剂排磷量占整个生活污水磷排放量的19%左右。
生活污水是磷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将污水中的磷除去,是根治水体富营养化的长远措施。为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化,我国对磷排放的限制标准日益严格。为了达到排放标准,越来越多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引入了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其原理主要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从污水中摄取磷,并将其以聚合态贮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沉淀,通过泥水分离,使污水得到净化,实现出水磷的达标排放。
记者:使用微生物除磷的方法听起来很环保,这些含磷污水的处理方法有没有实现对磷的回收利用?
宋永会:微生物除磷的本质是将磷从污水转移到了污泥中,从而达到对水质的净化目的。而处理后的污泥或直接土地利用(如作土壤调理剂)或被填埋,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浪费。
一般而言,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总磷的浓度为4.0-10.0毫克/升。以一个处理能力10万吨/天的污水处理厂为例,若进水总磷浓度为6.0毫克/升,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即总磷浓度为0.5毫克/升,那么每天将有0.55吨、每年高达200余吨的磷进入污泥,毫无疑问,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和污泥是磷的巨大“宝库”。
记者:除了污泥,还有没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污水含磷最多,最值得回收利用?
宋永会:除污泥外,畜禽养殖污水作为一类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污水中总磷含量高达近百毫克/升;某些特殊的化工类废水,例如磷霉素制药废水中含有的高浓度有机磷更是达到近万毫克/升。
因此,在各种生物法污水除磷过程中,可以在某一工艺单元节点使磷酸盐富集在水相中;或先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废水中高浓度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酸盐。然后采用磷酸钙沉淀法或磷酸铵镁结晶法进行磷酸盐固定化回收,实现废水中磷元素的资源化。
记者:从污水中回收磷资源,会不会受到污水中其他物质的干扰?
宋永会:尽管污水磷回收的原理并不复杂,但由于污水成分复杂,共存干扰组分多,尤其是碳酸根、有机酸等组分能够与磷酸根竞争钙、镁离子,所以其回收工艺需要研究。同时,关于磷回收产品的形态和利用方式,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记者:国外是否有回收磷资源的应用?
宋永会:全世界的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南非、中国等国家。在一些磷矿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和日本,磷矿资源主要依赖进口。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欧洲和日本等地,基于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压力,从污水中回收磷得到了科技界、磷酸盐工业界、水工业界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污水磷回收的小试和中试研究有很多,荷兰和日本已经有污水磷回收的大规模试验厂。荷兰的Geestmerambacht污水处理厂以石英砂为磷酸钙结晶的晶种,使回收的磷包裹在石英砂上,形成类似磷矿石的粒状产品,其产品已经被当地磷酸盐生产企业使用。日本北九洲Hiagari污水处理厂,安装有1个中试流化床鸟粪石沉淀反应器,处理污泥脱水上清液,使用海水作为鸟粪石沉淀的镁源,大约70%的溶解性磷酸盐通过曝气可以在反应器内完成沉淀,而不需投加额外的化学药剂。
总体而言,污水磷回收的研究仍处于工艺开发、不同规模工艺和装置的试验阶段,也有为数不多的大规模生产示范厂;科研方面,研究较多的是工艺条件的控制与优化、磷酸盐结晶晶种的选择、产品的利用方式等问题。
记者:如果能够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顺便回收利用磷资源,将有利于工业与环境的平衡发展。
宋永会:在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历程中,由传统的“必须从污水中尽量去除各种污染物”逐步转变为“尽量从污水中回收各种资源和能源”,这是水环境保护工作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从污水中回收资源,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是水环境保护的高级阶段,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后,我国将会进一步加强对水环境氮磷营养物污染的控制,尤其是在水环境保护的重点流域更是如此。如果能够将污水除磷和磷回收结合起来,并且能使回收的磷产品有一定经济收益,不仅有望降低污水处理的综合成本,而且节约了宝贵的磷矿资源。
记者:既然磷回收有着如此多的好处,为什么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宋永会:目前,制约磷回收大规模产业化的障碍主要在于其成本较高,不能与普通磷矿石的价格进行竞争。如果不对回收的磷矿石采取特殊价格政策支持,这种局面将难以改变。但随着国际磷矿价格的持续上涨,这种现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改变,污水磷回收会变成技术经济可行的磷资源回收方式。
我国已经将磷矿列为事关国家利益的战略资源,并于2011年开始在磷矿石出口方面作出了新规定。磷回收是缓解磷资源匮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这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结合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需求,制定磷矿资源利用、回收、循环再利用的策略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