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安全计划 如何才能喝上“一杯干净水”
时间:2013-10-10 10:03:04 作者: 来源:金羊网
酸碱度7、硬度50mg/L、余氯0mg/L……在民间环保组织创绿中心推出的“我测我水”水质检测工具包中包含了多种试纸。将试纸浸泡在水中,拿出并静置15秒,各项指标均显示在安全的范围。在广州的大部分地方,打开水龙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清澈干净。然而这样的水,对国内部分地方来说仍是奢侈品。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习以为常的干净饮用水,在一些人眼中却十分珍贵。
创绿中心希望为这些人带上“一杯干净水”。2011年底,团队开始为村庄寻找清洁的饮用水源和提供净水设备。但要真正覆盖所有有需求的村庄,路途还很漫长。
9月24日,第二届中国慈展会结束的第二天,刘立灿马不停蹄地从深圳赶到了四川雅安。作为创绿中心“一杯干净水”的项目负责人,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刘立灿一直在行走于全国各地。从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他的团队共走访了全国8个省76个村庄,完成了53个水质快速检测、15个专业检测。
就如项目的名字一样,刘立灿团队的目标是让村民也能喝上许多城市人习以为常的干净水。而喝上一杯干净的水,究竟有多难?
环保部今年6月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形势严峻。全国798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结果表明,试点村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突出表现为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环保部在2012年直接调度处理的33起突发环境事件中,就有30起为水污染。公报形容,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有一些村子里,每六个小孩就有一台钢琴(来自各界捐赠),其他的物资都很丰富,但就是没水喝。”刘立灿告诉新公益记者。从一名媒体记者,到环保组织的项目官员,他一直关注国内水质问题。在他提供的走访照片上,有孩子因经常喝不洁生水而集体腹泻、有村民因饮用水氟含量超标而出现牙齿病变脱落……而除了这些明显由水质而产生的身体变化外,还存在着肉眼难以辨认的重金属污染。
走访过后,尝试改变。据刘立灿介绍,从媒体报道、当地环保团体、驴友志愿者等获得村庄水质问题的信息后,一杯干净水的项目团队就会到当地进行一个初步调研,根据结果联系当地疾控部门、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详细的水样检测,并陆续进行筹集资金、联系净水设备厂商、安装设备等工作。截至目前,“一杯干净水”已经在湖北、河南等地设立了4个项目点,免费安装了净水设备,让2300名村民喝上干净水。
老河口市艾家沟村就是团队走访的其中一个地方。在过往,全村近300人的饮用水主要来源是流经村庄的小河沟以及村民自挖的浅水井,而当地由于地质原因,水源水质氟超标。而兴建水厂却因费用太高而无力承担。“艾家沟村人口不多,住得分散,所以我们最后给每家每户都安装了除氟净水器。”在设置项目点后,刘立灿进行过一次回访,村民说得最多的就是,“水变得好喝了!”
今年8月,“一杯干净水”还到广东清远的两所小学走访,“快速检测还没有发现太大的问题,具体有没有存在问题,还需要多去几次进行检测。”全国村庄不胜其数,刘立灿与团队的脚步也一直没有停止,“没有说一定要达到什么数量上的目标,而是希望,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运作,一直做下去。”
“一杯干净水”目前设置的4个项目点中,净水设备都是根据当地的特定水质问题而提供:如水质若存在氟超标问题,就提供除氟设备;若是微生物超标,则提供可过滤细菌铁锈等有害物质的设备……“也有一些贵价的设备,能够一次性解决所有水质问题,但这样来解决水质问题成本太高。”
民间环保组织要高效解决水质问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就是因为太难,所以没有多少机构在做。”刘立灿告诉新公益记者,有部分净水设备厂商得知项目性质后给予折扣,但资金仍然远远不够,“项目点要确定,必须公布该地点的信息和现状,然后招募愿意提供净水设备的企业或个人。有人愿意提供了,才能成为项目点。”
净水设备的后期维护同样十分重要。在老河口市的一个项目点,“一杯干净水”为其安装了每小时出水量5吨的超滤净水器,但回访时却发现村民将设备闲置在一座危房里,并未使用。“接下来,我们计划让村民也支付净水设备的其中一部分的费用,这个比例可能是1/3,但如果村民无法支付的,50元、100元也可以。”虽然刘立灿曾经担心,让村民支付一部分费用的做法会让村民产生一定抵触情绪,也可能会引起社会上的误解,但他仍然希望坚持,“我们就是希望让村民认为这机器是他们自己的,自觉维护。”
在刘立灿未来的构想中,各地的环保公益组织能参与到进村调查、水质检测等流程中,甚至在当地复制“一杯干净水”项目,而创绿中心则可提供更多其他资源,“我们一家无法覆盖全国那么多需要干净水的地方,所以希望各地的公益组织都加入‘一杯干净水’的项目。”
中国水安全计划是知名媒体人邓飞等人联合发起的旨在通过整合各界资源推动水污染救助和实现中国水安全的跨界公益平台。4月9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正式成立。在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中国水安全计划作出响应,从地震后的4月22日至5月17日期间,工作组在当地学校、居民安置点等地区安装净水设备共314台,可供应3万余人安全饮水。
“瑞恩的井”基金会是一个国际资助基金会。“妈妈,给我70元钱。”1998年的一天,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向妈妈伸出手说,“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他通过做家务等方式积攒零钱,终于赚到了一个水泵、一口井、甚至一台钻井机的钱。人们被他的坚持不懈而感动。据其官方网站数据,目前“瑞恩的井”基金会已在16个国家打了749口井、建立了992个厕所,为近79万人提供了安全的用水和卫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