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膜水处理技术研发成功 超低能耗实现革命性突破

时间:2013-09-24 14:21:00 作者:张雅伟  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9月23日,内蒙古天一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DEP膜法水处理专利新技术发布会”,发布了一系列DEP分离膜元件和近20项水处理装置的专利新技术。会议邀请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相关领导及30多家媒体到场,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也应邀出席了发布会。

发布会由呼和浩特市经协局局长、呼和浩特市重大项目办主任云忠厚主持,内蒙古天一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介绍了“DEP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及产品装置,并就媒体记者们关注的新技术发展等问题在现场进行解答。

DEP膜法水处理技术是在传统膜分离工艺的基础上,应用DEP (介电电泳)理论,通过在膜组件上附件DEP装置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膜分离工艺的缺陷,将膜分离工艺的适用性、经济性、生产效率等方面大大提高。据王冰介绍,该技术的核心装置——DEP膜组件实现了分离膜技术的革命性技术突破,较之传统膜元件,DEP膜元件具备更高、更广泛的污染物浓度适应性,膜元件恒定通量提高5倍以上;由于应用介电电泳效应,而不需要曝气冲刷以防止膜面污染,不但提高了处理效率,而且运行能耗只有传统膜元件的1%,大大减低了能耗成本;同时,出水质量高出一个过滤级别。

该技术被认为是物理学与膜技术的创新结合,实现了分离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开辟了环境保护技术的新途径,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提高了水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填补了国际、国内及行业空白,为高浓度、高污染及难处理的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解决途径,具有高效、低耗、自清洁、可连续运行的特点。

发布会上,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就DEP膜法水处理技术的首创性和技术难点以及天一公司未来在水处理领域的计划进行了提问。王冰表示,天一环境成功实现DEP技术与不同规格及不同材质膜材料的结合应用,并以DEP膜元件为核心技术研发出六大类2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净水、污水处理装置,这一系列全自动运行的短流程、模块化、高效率、低能耗的水处理装置,填补了国际、国内及行业空白,为高浓度、高污染及难处理污水的处理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随着DEP水处理膜元件及水处理装置的问世,天一集团正在筹建环保科技园,将在更多环保领域应用独有的介电电泳产业化技术,发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了近期三年发展目标。《意见》明确了今后3年的发展目标,包括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通过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有效拉动消费需求;通过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节能环保社会投资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部门对环保产业的重视与支持,必将助力像天一环境这样的环保企业在节能降耗领域的研发与创新,同时,企业也将承载更多的责任去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关原理介绍:

介电电泳是指:位于非匀称电场的中性微粒,由于介电极化的作用而产生的平移运动。借助介电电泳对粒子产生的推动和紊流效应,使污水中的极细小固体颗粒物以及高浓度离子与膜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大减少有害物质与膜面接触的机会,从而,避免了膜面的污染,提高了介质的通量。

微信推广

本期回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