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时评:张玉珍建立健全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时间:2013-09-24 10:22:00 作者:  来源:法制日报

“从全国13亿人中选出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我必须尽职尽责当好代表,回报群众的信任。”近日,在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气象法执法检查时,农工党福建省委常委、监督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玉珍代表.

1987年,23岁的张玉珍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八一农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后,来到石河子市一家发电厂工作。1989年,她觉得自己的知识还需进一步完善,于是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在新疆电力局工作一段时间之后,2000年9月,张玉珍又考取了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专业的博士生。博士生毕业后,她被作为福建省从西部引进的环保专业高科技人才留在福建。近年来,她先后主持参与20多项国家、省级和省环保局科研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其中,由她组织编制的《九龙江流域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整治绩效评估》获得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2008年,她主持完成的《九龙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机理与控制研究》项目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她的不懈努力填补了本单位多年科研项目未获奖的空白。

“今年1月我得知自己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时,心情很复杂。高兴是肯定的,可是那种巨大的压力也是存在的。怎样才能履行好自己全国人大代表职责,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事情。”张玉珍对记者说。

张玉珍说,自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到召开全国两会的时间并不多,她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通过履行代表职责,推动该领域相关问题的解决。于是,她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建议,希望国家健全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同时要制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地下水开发模式以及建立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机制。

“地下水比较隐蔽,很难发现是否被污染,一旦被污染又很难治理,所以对地下水来讲难防难治,这就要求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好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应有作用。”张玉珍说。同时,她还向今年的人大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土壤保护以及防止土地污染方面的建议。

此外,针对城市拥堵和交通治理问题,张玉珍提出要继续加大对城市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她说,要把遵守交通规则作为提升市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市民树立起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意识。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驾驶员考试、车辆年检、日常交通执法等形式,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和教育。同时,新闻媒体要加大对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力度,对一些不文明、不道德、不守法的交通行为要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在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气象法执法检查中,作为执法检查组成员之一,张玉珍对基层气象工作也提出明确的建议。

“除了我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别的领域都需要我重新学习了解。因为我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范围不可能就局限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涉及到民生和国家政策方面的问题我也必须关注。这次气象法执法检查就是一次特别好的学习机会,我认真查阅了气象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有国家气象局提供的一些书面材料,在加上这些天实地考察、询问和座谈,让我对气象事业的重要性有了全面认识。”张玉珍说。

一路随行,看得出张玉珍很珍惜参加这次执法检查活动的机会。因为她认真的案头准备工作,才使得她提出的建议明确、具体,有很强的操作性。

张玉珍向记者透露,明年或许会提出一个涉及环卫工人的建议。她关注这个群体已有一段时间了,他们的工作环境、他们的工作强度以及他们的待遇和保障问题,都是她所关心的。“回去后,我会找机会和环卫工人开个座谈会,切实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争取能为他们发声。这个群体太需要我们关心了。”

微信推广

本期回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