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湿地公园专题 >> 资讯信息 >> 

西溪湿地水下观光长廊绝了!

时间:2007-12-18 来源: 作者:

    全木质结构、配有各种鸟类介绍说明的观鸟屋,全方位展示水生动、植物的国内首条水下生态廊道,以及实时反映着水质、空气质量、生态气象等多种环境指标的现代化自动监测站……这些西溪湿地里除景观外最吸引游客的内容,也让全国科普教育界的专家们发出了啧啧赞叹。昨天下午,以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为领队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评审组,对西溪湿地进行了现场评审验收,并对西溪的科普建设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一直视水为根本、鸟为灵魂、科普是生命线。围绕着创建全国科普基地的目标,两年来,园区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周家村科普展示馆、深潭口环境教育中心、杭州湿地植物园、莲花滩和千金漾观鸟区等多个科普教育站点。同时,通过建立大、中小学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举办中国杭州西溪湿地论坛等方式,向世人展示着湿地的功能、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以及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躲在木屋里观鸟,是昨天的现场验收中令专家们印象深刻的一环。拿起望远镜,透过木栅栏的缝隙,偷偷地欣赏着自由徜徉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鸟类,北京林业大学保护生物学博士后、副教授栾晓峰兴奋地说,武汉也有观鸟的场所,但那是高台,离鸟类相对较远;像这样融于自然环境中,可近距离观察鸟类的观鸟屋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在国内已经是相当先进了。

  走进目前国内唯一的水下观光长廊,专家们的目光完全被两旁亚克力玻璃后悠游的鱼群、漂浮的睡莲、菱角所吸引。眼前,鱼儿不时趋前啄咬植物根、茎的生动场景,真实展示了水下生态链的片段,也令专家们不得不为设计者的构思拍手称绝。

  除了各科普站点的现场考察外,评审组的专家们还从湿地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科普建设经费来源、科普志愿者队伍的组建与素质等方面对西溪进行了深入了解。据悉,此次评审会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标准》修改后的首次验收。专家们表示,这意味着验收的要求会更高,对湿地科普各方面的考核会越细,涉及的指标、内容会更广,但他们对西溪湿地已经开展的科普工作表示肯定。栾晓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湿地是陆地与水环境的一个过渡地带,也是生物多样性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地方。杭州能保护、拥有一块在城市中的次生湿地已经难能可贵,而在这里建设一个科普教育基地更是相当有意义,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许多有创意的科普方式。相信这对吸引更多人来了解湿地,进而促进他们一起携起手来保护湿地,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