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数人认为,湿地仅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洪蓄水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忽视了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造成中国大量湿地被破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苏勇说。
近年来,中国湿地开发利用长期处于非理性、无序化和掠夺式状态,导致大量湿地遭到人为破坏。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老百姓走出湿地“无经济效益”的认识误区。
苏勇说,湿地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是非常可观的,其最直接产出的是水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在灌溉、工业、居民供水、养殖和发电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经济效益”。
苏勇介绍说,湿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水源充沛、肥力和养分充足,有利于水生动植物和水禽等野生生物生长。“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它可以为农产品、水产品提供丰富的养料,提高产品的产量和附加值。”
“湿地还是一种旅游资源,如广西的河流和海岸湿地中,不少就凭借着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观光,成为风景区。这些也是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体现。”苏勇说。
广西现有8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