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市供水概况
城市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供水的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上海城市供水从“九五”时期的“在发展中提高”转向“十五”时期的“在提高中发展
”,发展目标从水量的增长转向提高水质和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对外服务从保证供给转向优质服务。
1.1
供水系统概况
上海地处长江、太湖两大流域下游,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水资源决量并不缺乏。但由于目前地表水污染较为严重,水环境质量还不能满足要求,被国家列为水质型缺水的城市。上海市河流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各骨干河流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耗氧量(CODMn)和生化需氧量(BOD5)。占上海市原水总量76.3%的黄浦江原水基本为Ⅳ类水体,占上海市原水总量23.7%的长江原水基本为Ⅱ—Ⅲ类水体。
黄浦江原水的水质特征是溶解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占多数,就全年平均值而言,分子量小于1000的DOC为45%,UV254为44%,黄浦江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特点是湖泊水质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共同影响的结果,特别是小分子有机物的变化主要受到太湖和淀山湖的影响。腐殖酸含量夏季较高,冬季较低。
上海市中心城区总供水能力为716万m3/d,其中以黄浦江上游水为水源的给水厂有8座,以长江水为水源的给水厂有6座,基本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及消毒等的常规水处理工艺,即原水经预加氯和硫酸铝后,经混合,絮凝(大部分为网格、折板、孔口等絮凝)沉淀(以平流沉淀和斜管为主),石英砂过滤(普通滤池、气水反冲滤池为主)如氯消毒后出厂。上海市给水厂为保证管网水的消毒效果,普遍采用氯胺消毒,即在预氯化点或后加氯点投加氨。
常规工艺对黄浦江原水的有机物(CODMn)去除率在40%左右,对长江原水的有机物(CODMn)去除率在35%~40%。
市区供水管网(管径≥
二次供水系统有屋顶水箱约10万只(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