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树立区域观念,从区域、流域范围合理选择水源,合理布局水系统的各项设施,保证各类用水的协调配置,同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促进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
城市水系统既是生态城市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区域水资源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城市水系统规划要与城市规划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协调,水资源开发和水污染控制的实践证明,从大范围全系统来考虑城市水系统问题,合理优化配置工程设施,能使区域综合效益最优化。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在统一规划基础上,经过建设达到了城市防洪、水源利用,水能、水运协调发展的目标。如果只是局部的考虑本城市的需要,“各人自扫门前雪”则最终只能自食其果。因此,从区域或流域层次上进行城市水系统规划,综合考虑水资源条件,水环境容量、城市水系统设施布局、防洪减灾、污染治理与排放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从组成城市的要素特征看,城市实际上是一个由水、电、路、供热、燃气、通讯、消费等许许多多系统构成的大网络系统。在这个大网络中,水是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许多网络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如水网服务于消费网,却依赖于电网,也常常受制于路网,相关的网络间需要协调。否则,便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出现“管线打架”现象,进而导致市政工程建设的重复、返工、浪费等后果。显而易见,城市水网是城市大网络系统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将其纳入城市大网络系统,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我们既要强调城市水系统的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又要有效协调与城市其它规划建设的关系。例如,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案例将土地利用计划与雨水利用、径流污染控制相结合,将城市的土地利用进行分区,在城市的绿化带、植被缓冲带规划中考虑对城市水文的影响;在城市地面硬化中增加渗透铺装;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尽可能保持原地形地貌,使用低势绿地、渗透管渠等渗透设施,另一方面,城市水系统设计的生态化,要求其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与具体的自然系统相结合,与特有的城市结构相结合,从而带来了城市水系统的多样化。多样化的城市水系统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水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娱乐和景观功能),也可以更好地与自然水体相连接,成为自然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城市景观水体与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隔断,从而解决城市水系统目前与其它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问题。
3.3 树立前瞻、动态、创新的规划思路,提高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应变性,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水系统规划实施的环境变得不稳定,往往是规划实施完成就达到了规划期末的要求,无法满足继续增长的发展需要,进入了再进行返工、规划、再返工、再规划的怪圈当中。这就要求城市规划人员树立前瞻、动态的规划思路,进行分阶段规划,每一阶段的规划应体现相应合理性与完整性,使规划富有弹性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