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很多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生态城市是人们对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构想,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和最大消费品,是污染物传输和转化的基本载体,是维持城市区域生态平衡的物质基础,是城市景观和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安全的风险来源。城市中与水相关的各个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水物质流、水设施和水活动构成了"城市水系统",包括水源系统、给水系统、用水系统、排水系统。城市水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系统的良好态势是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利保障,因此,城市水系统规划在生态城市构建中也独显它最具有建设性的重要性。
2 我国城市水系统规划的现状
近二十年来,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制约因素。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城市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用水量标准提高,造成用水量增加、工业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产污量增加等。但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水系统规划在观念、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难以有效的指导城市水系统工程的具体实施。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虽然也有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等专业规划,但许多是流于形式,给水、排水、再生水以及雨水各子系统完全独立,在规划设计时并不用考虑与其它子系统的关系和协调,也不考虑其它子系统对自身的影响,各专业规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于是出现了如下现象:一方面,许多城市的水系统基础设施整体上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而局部又过于超前,造成大量资金的积压,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如供水设施能力过于超前,设施利用率明显下降,不仅浪费资源,还限制了再生水的利用;污水处理厂过于集中在城市下游,增加了再生水利用的难度;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且厂网建设不配套,城市排水不畅,污水处理设施得不到有效利用,如此等等。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宁愿拆巨资开发新水源,甚至是不惜代价实施跨流域远距离调水,也不愿将精力和资金投在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上,不仅造成了新水源工程的闲置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多用水、多排水的作为,既浪费了水资源,又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一些城市出现重供水轻排水、重水量轻水质、重水厂轻管网和重地上轻地下等急功近利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也与缺乏系统规划的指导和约束有关。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