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的时代地标———温榆河生态走廊(朝阳段)规划设计
时间:2007-04-11 来源: 作者:网友上传 下载次数:
2.3
特色小镇
我们在65km2的扩大研究范围内,规划了4个功能和风格各异的小镇,小镇之间是广阔的农田和绿地。自东向西依次是高科技产业小镇、商业贸易小镇、家政服务小镇、农业旅游业小镇。
2.3.1高科技产业小镇
在京承高速公路和来广营北路之间是高科技产业小镇,面积2.33km2,可容纳1.8万人。在这个区域内安排高科技产业群和居住用地。这个区域的环境可以延续“岛”即湿地景观的环境特点,营造一种绿色生态环境,以此来吸引国内外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入驻园区。小镇的中部是康体健身设施和会展中心等交流场所。
2.3.2商业贸易小镇
在马泉营西路和京密路之间,是商业贸易小镇。面积3.34km2,可容纳2.6万人。这个区域主要是商业贸易和居住用地。小镇是整个温榆河区域的商业贸易中心,里面有超市、商场、商业街、市场、酒店等商业建筑。它跟埠(滨水商业区)有便捷的联系。
商业贸易小镇的位置极易形成一条贯通“城市-望京-商业贸易小镇-埠(滨水商业区)-机场”的商业贸易走廊,它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也是温榆河地区的商业贸易中心。小镇的景观风格以热闹、人气旺盛的商业风格为主。
2.3.3家政服务小镇
在长店村北路东侧、温榆河大道南侧是家政服务小镇。面积2.04km2,可容纳1.6万人。这个区域主要是居住和综合社区设施用地。镇中心有国际学校和医院,镇内有各种家政服务公司和园林绿化大队,可以为周边的社区提供现代的家政服务。同时为搬迁过来的农业居民提供非农就业的机会。镇内的住宅发展以多层居住建筑为主,密度相对较高。家政服务小镇的景观建筑风格是综合型的,多种风格可以在统一的基调下并存。
2.3.4农业旅游业小镇
在机场第一通道以东、规划一路两侧是农业旅游业小镇。面积2.02km2,可容纳1.6万人。这个镇主要功能是居住,住宅以多层建筑为主,主要安置拆迁的居民。建筑风格具有传统特色,在镇内形成一些有古镇风情的小街,镇中心是商业街。这里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及手工艺品的加工。住宅一般是前店后住,旅游贸易业也很兴旺。
3
生态环境
3.1
水系规划
景观规划特别强调对于水系的处理,在原有温榆河水系基础上加以整理,并重新开辟了一条和温榆河平行的新水系。对原有河床进行景观处理,形成河床公园,结合人的游览活动,作为景观展示区域。
温榆河区域水系规划的原则与做法:
(1)保留现有河道与河堤,河道边坡与河流不作衬砌。
(2)在生态走廊的西端开辟新的人工湿地,以增加区域的蓄洪能力,同时跟原有的自然湿地一起形成丰富的湿地景观。
(3)开渠引水。在局部区域,开挖新的水渠,引温榆河水进入各居住组团,或者在节点处形成湖面,以增加人们的亲水面。同时,新的水系也可以增加蓄洪和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4)改造排水渠。现状温榆河区域内沟渠密布,纵横交错,乡村级的排水渠近50条,对区域内的水系统和景观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结合现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规划对排水渠提出新的构想,即在保留现状排水体系以满足防洪排水的需求这一前提下,适当改造排水渠,使之成为防洪、排水、生物净化、景观、娱乐等多功能的综合水系。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更多关于 新北京的时代地标———温榆河生态走廊(朝阳段)规划设计 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