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新北京的时代地标———温榆河生态走廊(朝阳段)规划设计

时间:2007-04-11  来源:  作者:网友上传  下载次数:


  3.2 绿化规划
  (1)尽量保留现有场地的原生植被,尽量使用北京的乡土树种。
  (2)沿温榆河边缘,规划最小宽度100m的防护林带,形成自然边缘。这条林带连接高速路和快速路两侧的交通防护林带,形成林带体系,它仿佛绿楔伸入城市,形成了连接温榆河与城市的绿色通廊。
  (3)沿温榆河水流方向,根据现有用地的实际情况,形成岛、乡、埠、林、田等5种种植形态。如区域内以湿地系统为基础,布置水生林和湿地植物群;在区域形成了农田和林带相互穿插的形态;在区域形成庭院式的种植形态。
  (4)根据生物演替的规律,合理配置速生树种和优势树种的比例。在近期形成速生树种如毛白杨、垂柳、旱柳、白蜡、臭椿、泡桐等组成的防护林带,在远期形成以优势树种如银杏、刺槐、胡桃、油松等为主体,物种多样的稳定的生态走廊。
  3.3 生态规划
  (1)设置有机驳岸。所有的河岸与河底不做硬质衬砌。
  (2)以草坡入水,加以水生植物及垂柳、水杉等耐涝树木护岸。
  (3)由于城市快速干道穿过区域而造成生态廊道的断裂,因此规划在交通干道与生物廊道的交叉点设置生态立交点,以保证生物迁移通廊的通达性。

  4 交通组织
  方案采取了公交优先的交通策略。
  温榆河地区目前有2条规划轨道交通系统,即轻轨3号线和市郊铁路1号线(首都机场线),这两条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线路呈“V”字形穿过温榆河地区,构成了区域交通的中枢系统。
  另外,京承、京密、机场高速、机场第一通道、京平等5条高速、快速路将本地区和城区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5条纵向路之间,还有温榆河大道、景观路、马泉营西路-长店村北路等3条横向主干道,形成五纵三横的主要道路系统。在这些道路上设置快速公共汽车系统,基本原则是可以快速到达区内各处,以增加公共交通的运营优势。
  在主要干道两侧和快速路两侧宽阔的绿化带中设置自行车专用道,跟城市的自行车道衔接,以方便城市居民安全顺畅地到达温榆河生态走廊。
沿着温榆河以及温榆河生态走廊的内部水系,规划连续的步行系统,步行系统跟公共交通系统有很好的衔接,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区内各处景点。

  5 产业规划
  在温榆河生态走廊(朝阳区段)社会及产业发展规划中,对生态走廊的未来发展制定了总的策略方针,并提出了实现温榆河生态走廊农村城市化环境生态化产业现代化建设国际化四大建设目标。温榆河生态走廊的产业规划要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生态走廊内农业居民的整体拆迁安置问题,也就是农村城市化问题;温榆河地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问题,即产业现代化问题。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出产业一体化的产业战略,并规划了一条产业链
  对于农村城市化问题,可以采取政府组织、企业运作、结合房改、旧村迁并的方针进行项目运作,其目的是通过旧村改造和迁并,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通过新镇房地产的开发带动就业机会,促进温榆河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具体的做法是土地整理,这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目标是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产业现代化的问题,应当全面贯彻朝阳区政府提出的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广泛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知名企业进入区域内投资;拓宽对内、对外开放领域,引导内外资重点投向生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观光休闲业、文化教育体育产业、都市型工业和都市型农业等。
  产业链将有效整合这些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商业贸易和高科技产业,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