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新北京的时代地标———温榆河生态走廊(朝阳段)规划设计

时间:2007-04-11  来源:  作者:网友上传  下载次数:

1 现状分析
  在温榆河生态走廊45km2的范围内,如下一些特征对于规划方案有较大影响:
  (1)场地东侧温榆河与清河交汇处密布鱼塘、水池,形成天然湿地;场地西侧的现状鱼塘区历史上曾是自然湿地;老河湾地带环境条件良好。可以利用这些现状的湿地和水系开辟新的水系统。
  (2)黄港乡和楼梓庄是现状农田密集区,对于现有的良田应该考虑保留。
  (3)现有河流环境污染严重,河流生态系统退化,自净能力丧失;河流功能简单化甚至丧失;自然地貌改变带来水文特征恶化。现状沟渠较多,应加以妥善利用。
  (4)现状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产业,远期考虑整体搬迁出生态走廊,因此,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应充分加以考虑。

  2 方案创意及特点
  2.1 四大战略
  2.1.1 功能战略———区域整合
  我们从区域着眼来把握温榆河生态走廊的整体规划。区域城市regional city)由若干社区(community)组成,每个社区都具有支持现代经济生活和城市基本设施的规模。每个社区除了居住的功能之外,还可具备一至几项为这个组群服务的专门职能———工业和商业,文化和教育,金融和行政,娱乐和休养。社区的四周由自然绿带环绕,既保持良好的环境,又控制社区向外蔓延。各社区之间的开放空间将永久保存,只用于农业、林业和休憩。便捷的公路系统四通八达,并与不穿越城镇的高速公路相连,交通十分方便。
  按照区域城市的观点,在110km2的范围内,整体考虑产业和空间布局。在温榆河生态走廊以外的65km2范围内,规划了4个各具特色的小镇,分别承担区域内的不同功能。
  2.1.2 生态战略———道法自然
  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自身所居住的地球并非属于我们,它仅仅是我们从子孙后代那里暂时借过来的。我们将把什么样的地球还给下一代?这是规划师和建设者必须要直面的问题。在温榆河生态走廊的规划建设中,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营建一处让人类眷恋的绿色环境。因此,道法自然,水-绿-人三位一体的生态设计理念将贯穿我们方案的全过程。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