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态人居建设的水系统要求
1) 满足人居基本生存与生活条件下的可变性
2) 达到居住者生理和心理基本需求的经济性
3) 保证生态居住区水资源利用的健康性
4) 力求生态居住区水资源利用的科学性
5) 实现生态居住区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6) 注重生态居住区各类水环境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4、协调水资源与人居功能需求关系
1) 生态人居建设必须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使供、排两个方面均不对系统生态环境增加负担和产生破坏;
2) 对特定的生态居住区给、排水指标体系必须进行适应性定位,并预留可变空间;
3) 生态人居的水资源与人居需求必须达到区域内水系统的平衡,这是生态居住区保持可持续能力的根本。
5、生态人居建设的水环境要因地制宜
1) 独有的地理区位是生态居住区的最大特点;挖掘利用好与其相关的水生态资产,是发挥和展示生态居住区的优势和与众不同的特色的关键;
2)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生态居住区生存发展的命脉,水环境极易展示居住区特色,也最易使居住区生态系统失衡;
3) 生态人居的水环境建设取决于区域内自然水资源和人工水资源的贫富与价值。
6、生态人居建设的水系统生态指标弹性控制标准(参考)
1)
活水覆盖率:
%(按区域确定)
2)
人均蓝色(水)空间
:m2(按区域确定)
3)
可渗透土地比率
:一般应
>45%
4)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率:%(按区域确定)
5)
生活污、废水处理达标率:100%
6)
分质供水的比率:100%
7)
中水回用率:%(按区域确定)
8)
综合降低城市化供水消耗:一般≥30%
9) 区内地表水体的水质标准:达到GB所规定的3级标准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