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位于胶东半岛的东端,三面环海,是我国重要的海珍品生产基地,有我国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天鹅湖。为保护环境,市政府于1998年兴建荣成市污水处理厂。该厂占用芦苇荒地80hm2,采用自然湿地处理工艺,该工程属国家“九五”试点工程。1998年则月投入运行,经过
1
处理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该项工程总设计规模为3×
表1 荣成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指标 | ||||
水样 |
CODcr/(mg·L-1) |
BOD5/(mg·L-1) |
SS/(mg·L-1) |
pH |
进水 |
300~400 |
100~150 |
150~200 |
6~9 |
出水 |
≤120 |
≤30 |
≤30 |
6~9 |
2
污水处理工艺
2.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2.2
运行工艺及主要参数
该厂承担处理的污水来自市区及沿途10多个村庄,约12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及少量工业废水。污水经城市管网,在重力的作用下沿
污水流经格栅间(b=
污水经泵站提升,进入配水渠。分水采用人工提升闸门进行配水,根据处理单元能力的不同进行周期性配水,配水周期一般为3~5d,使处理单元始终处于饱和状态。
污水的湿地处理系统即自由水面湿地系统,其核心部分是由土壤、微生物、浮游生物及芦苇组成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之间分布着净水支干渠。污水通过混凝土明渠及闸门进行分水。污水在处理单元内由处理单元特有的生态系统进行处理(主要是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尔后经过土壤渗漏进入净水支渠。
污水进入湿地处理单元——芦苇湿地系统,生活污水在周围筑有坝埂的芦苇湿地中,通过对配水闸门的调节,使其保持一定的深度,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在每个单元内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简单的生态系统,见图2。
污水经过土壤渗漏,植物吸收,特别与地表根垫层及节根部微生物相接触后,渗入净化沟内。这一过程使污水在耐水性植物、微生物及土壤联合作用下,通过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使污水得以净化,其作用机理为[1]:
异养菌+有机质+DO→CO2+NH3+H2O
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净化机理为[2]:
BOD的去除:BOD去除机理包括过滤、吸附和生物氧化作用,其主要氧源是大气复氧和水生维管束植物。
SS的去除:沉淀、过滤、吸附作用。
氮的去除:反硝化作用,挥发和作物吸收。
磷的去除:作物的吸收和土壤的吸附固定。
病原体的去除:吸附作用、过滤作用、生物吞噬及其它不利于病原体生存的条件。
另外,由于净水沟是泥坝沟,沟边生有杂草,所以在沟水接近出水泵房处,设立2~3处拦草网,以保证出水水质。
进入净水沟处理后的水达到排放标准,排入小海生态塘进行进一步稳定利用。排水泵房处,由于水源稳定,可进行集中抽水,一般每天启动3台泵抽水6~8h即可满足要求。另外,由于出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所以集水井要求容积尽可能大,并采用周边进水方式。同时要在集水井内水泵喇叭口以上设置2~3层铁丝网,减少水流的冲击,以此消除产生生物泡沫的可能。
3
运行处理效果
运行两年来,出水水质稳定,处理效果见表2。
表2 处理效果 | |||||||||||
冬 春 |
夏 秋 | ||||||||||
水样 |
CODcr/ |
BOD5/ |
SS/ |
pH |
BOD5/CODcr |
水样 |
CODcr/ |
BOD5/ |
SS/ |
pH |
BOD5/CODcr |
进水 |
200~280 |
80~95 |
<150 |
7.40~7.55 |
0.35~0.42 |
进水 |
260~350 |
90~120 |
<200 |
7.10~7.45 |
0.38~0.45 |
出水 |
105~118 |
24~27 |
<26 |
7.60~8.10 |
0.23~0.27 |
出水 |
80~98 |
22~26 |
<30 |
7.45~7.85 |
0.21~0.25 |
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处理后出水水质指标均优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4
经济分析[3]
(1)电费:年总耗电量为25×104kWh,工业电费为0.68元/kWh,W1=17万元
(2)人员工资:每月工资按每人980元计,处理人工费W2=980×11×12=13万元
(3)化验及维修费:W3=8万元
(4)办公费:W4=5万元
(5)折旧费:土建投资偿还期为
W5=1200/20+70/15+30/8=68万元
(6)处理成本为:
W=(17+13+8+5+68)/(360×2)=0.16元/m3
5
结束语
湿地处理工艺作为一种自然生物处理方法,利用闲置盐碱地,具有投资少,运行管理简单,费用低,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的特点;从长远考虑,具有改进生态结构,促进物质能量的循环,保护湿地系统,防止近海区域赤潮的发生的优点。另外,污水直接资源化可利用净水沟进行淡水养殖,水生植物种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