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美国基西米河生态恢复工程

时间:2006-09-07  来源:中国水利科技网  作者:  下载次数:

13 水文条件

    在对河流进行人工改造之前,河流的水文条件基本上是自然状态的.年内的水量丰枯变化形成了脉冲式的生境条件.据水文资料统计,平均流量从上游的33m3/s到河口的54m3/s.历史记录最大洪水为487m3/s,平均流速为0.42m/s.在流量达到40—57m3/s河流溢流漫滩时,流速不超过0.6m/s

    在人工改造前,洪水在通过茂密的湿地植被时流速变缓,又由于纵坡缓加之蜿蜒性河道等因素,导致行洪缓慢。退水时水流归槽的时间也相应延长.在历史记录中有76%的年份中,有77%面积的洪泛区被淹没.退水时水位下降速率较慢,小于0.03m/d.每年的洪水期,各种淡水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洪水漫溢后,各种有机物随着泥沙沉淀在洪泛区里,为生物留下了丰富的养分.

    由于河流地貌形态的多样性和近于自然的水文条件,为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提供了基本条件.原有自然河流提供的湿地生境,其能力可支持300多种鱼类和野生动物种群栖息.

2 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

21 水利工程建设概况

    为促进佛罗里达州农业的发展,1962年到1971年期间对在基西米河流上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目的:一是通过兴建泄洪新河及构筑堤防提高流域的防洪能力;二是通过排水工程开发耕地.工程包括挖掘了一条90km长的C-38号泄洪运河以代替天然河流,运河为直线型,横断面为梯形,尺寸为深9m、宽64—105m。运河设计过流能力为672m3/s.另外,建设了6座水闸以控制水流.同时,大约2/3的洪泛区湿地经排水改造.这样,直线型的人工运河取代了原来109km具有蜿蜒性的自然河道.连续的基西米河就被分割为若干非连续的阶梯水库,同时,农田面积的扩大造成湿地面积的缩小(1)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 下一页 共6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