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生物修复技术在横河水体治理示范工程中的综合应用

时间:2006-09-07  来源:  作者:  下载次数:

一、横河概况

  温瑞塘河纵横交错的水系河道,对我市的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灌溉及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温瑞平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由于长年的人为破坏,加上管理相对薄弱,温瑞塘河水系成了温州最大的污染源和污染物集散地之一,仅市区向塘河排放的污水口就有2200个。
  横河又称双井头河,位于温州市区,属温瑞塘水系,东起与吕浦河汇合口,西至民航路,是一条盲肠河,全长950,平均宽度约25,平均水深约3,水体面积约24000平方米,水体容量约72000立方米。属温瑞塘河水系,因长期受纳周邻生活污水排入而导致水质污染,河水主要靠排污和雨水补充。由于该河两岸的截污工程尚未全部完成,民航路河流断头处每天有800多吨污水排入。沿河尚有6个排污口,总体入河污水量较大,主要是沿河居民日常生活污水、餐饮废水等,经委托市环境监测站对该河段水体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的数据分析水质大大超过五类水质指标,为严重黑臭水体,全年大部分时间水体发黑发臭,其水体生态链严重受损,基本丧失自净功能,对周边区域的居民之生活、工作及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温瑞塘河整治工程指挥部联合浙江玉垒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对温州横河实施水体生物修复和水生态重建应用示范工程。本应用示范工程最早筹备开始于20031月,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于20035月份申报温州市科技局立项,并列入2003年的市政府的年度计划。
  该应用示范工程的成功实施将代表着温瑞塘河的治理开始从被动的污染源控制逐步向主动的生态修复演化。
二、设计依据及内容

  根据国内外生态修复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绩,接合横河具体情况,采取以产品菌介入工艺实施水体生物修复,原位降解底泥的有机污染,迅速重建严重受损的底端生物链;为上行生物链的梯次恢复奠定基础,加速底泥的硝化进程,为底栖动物的着床创造底质条件;再利用浮岛技术、生物膜技术、曝气复氧技术改善水质,提高透视度,为水生动物的放养创造水质条件;通过人工调控的生态工程,使水系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与底质、水质动态平衡,并逐步向自然生态系统演替。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 下一页 共6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