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城市水净化生态工程的典范---成都活水园

时间:2006-11-22  来源:  作者:  下载次数:

  公园里的本地植物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生境,引来了城市里罕见的鸟和虫。公园的每个角落都是孩子们觅宝探险的好去处。经常可见他们或跪或趴在溪塘边,饶有兴趣地观察水里的昆虫和鱼类。这种在全世界范围内着意提倡的儿童好奇心,在中国的其他公园并不多见,活水园则成功地满足了孩子们寻找第一手自然的需求。

  鱼池东面是通向河岸的草坡。由于设计师的巧妙构思,人们自然而然产生强烈的走到河边的愿望。景观设计师与市政工程师商议,拆除了原有的防洪墙,建了台阶式亲水平台,也具有防洪隔离功能。

  园路从第二个池塘起将游人引入藤蔓依垂的林荫道,突然豁然开朗,来到一个阳光灿烂的生物水净化中心景点——湿地景观。约有十来个不同深度的池塘,配置了能清洁水体的水生植物。环绕最大的鱼塘人们在树荫下休憩,围坐砾石野餐,茶室区品茗闲谈,好幅悠然自得的景象!

  人工湿地塘床生态系统为活水园水处理工程的核心。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组成。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达到无害化,成为促进植物生长的养分和水源。此外,对系统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水质的时空变化设有几十个监测采样管,便于采样分析,为保护湿地生态及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场地。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研究价值。人工湿地的塘床酷似一片片鱼鳞,呼应了公园的总体设计。其中种植的漂浮植物有浮萍、紫萍、凤眼莲等;挺水植物:芦苇、水烛、茭白、伞草等;浮叶植物:荷花、睡莲;沉水植物:金鱼藻、黑藻等几十种,与自然生长的多类鱼、昆虫和两栖动物等构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既有分解水中污染物和净化水体的作用,又有很好的知识性和观赏性。

  活水园的设计师强调这里的景色仿佛就是长在那里,有“属于它自己的生命”。活水园为900万市民提供了一个集环境教育和休闲为一体,生态环境优化的城市公园。公园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功能无所不在,寓教于乐,融化在游人赏景、休闲、寻找自然的行为中。

  活水公园的市政水净化工程是很好的环境教育范本。在市中心营景结合水处理,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生态水净化的过程刺激好奇的人们去探究科学和自然环境的奥秘。雕塑、溪泉和其它设计元素激起审美的情趣。林荫道、茂密的树,清澈的水、碧绿的草坪,令市民尽情呼吸新鲜甜美的空气,享受大自然的惠泽。

  活水园最重要的使命在于透过每一个设计要素,增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设计师并不是再建自然,而是将公共环境艺术揉合于保护自然之中。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