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设计原则
3.1
采用预处理→厌氧生化→好氧生化→物化四级处理工艺,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3.2 采用构筑物组合化,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工程投资;
3.3 采用厌氧生化、剩余活性污泥回流再处理等节能措施,降低能耗,节约日常运行费用;
3.4
采用组合化设施合理配伍设计,减轻劳动强度,方便操作管理。
4 化工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详见附图——化工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示意)
5 各处理设施主要设计参数、功能与选型
5.1 预处理
5.1.1浓废水反应池
采用砖混结构池二座,每座有效容积18M3,接纳浓废液与洗涤废水,Q=26 M3/d,投加絮凝剂与吸附剂,池底安装布气管,采用空气搅拌,反应结束用潜水排污泵将混合液压送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分离液排入调节池;预期COD去除率≥20%;
5.1.2调节池
采用砖混结构地下池二座合建,每座有效容积80M3,每座内净尺寸:L×B×H=7.5×3.5×3.3(M),接纳浓缩分离液、生活污水和冷却排水,降低其含盐率;并投加高浓度有机废料,提高原废水的可生化性。池底设斜坡,低端安装潜水排污泵,高端安装回冲管,采用泵循环搅拌匀质,并防止池底积泥;
经调节后废污水总量为300M3/d,PH 7~8、COD ≤1082mg/L、含盐量3860 mg/L;
5.1.3污水泵
选用50QW20-15-1.5型二台,性能:Q=20M3/h、H=15M、n=2900r/min、N=1.5KW,Q1=12.5M3/h进入后续处理设施,Q2=7.5M3/h回流循环搅动调节池废水;
5.2 厌氧生化处理
5.2.1 厌氧生化池
5.2.1.1进入厌氧生化池的COD总量300×1.08=324㎏/d,厌氧生化池的有效容积为360M3;
5.2.1.2采用砖混结构半地下式上流式厌氧生化池二座合建;
5.2.1.3构造:底部布水管、排泥管、下部污泥区、中部填料区、顶部齿形出水槽,每座内净尺寸:L×B×H=15.8×3.5×3.8(M);
5.2.1.4功能:利用厌氧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分解部分有机污染物,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
5.2.1.5排泥:当有过剩污泥需要排时,有六处可以用一台移动式潜水排污泵将过剩污泥压送入浓废水反应池;
5.2.2 预曝气池
采用砖混结构,有效容积35M3,池底安装布气管,出水自流入生化池;
5.2.3 处理效果
预期COD去除率~50%,则出水COD~540 mg/L;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