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工程改造后除磷和处理目标
因为原工艺流程对于废水中的除了总磷尚未达标排放外,其余有机污染物都已优于排放标准,因此,本次技术改造着重对总磷作专项治理,使之达到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即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总磷指标≤4mg/l的排放标准。
表6-1
改造后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总目标
处理过程 |
单元处理设施 |
项目 |
进水水质 (mg/L) |
出水水质 (mg/L) |
去除率(%) |
城市下水道 接纳标准 |
1—物理化学处理系统 |
预曝气调节池 PH值调节 絮凝气浮分离 |
CODcr |
1411 |
840 |
40 |
处理出水水质综合分析: 1、总磷优于城市下水道接纳标准,接近一级排放标准; 2、其余各项水质指标也全面优于城市下水道接纳标准; 3、可以作为中水回用于生产或生活杂用水。 |
TP |
173 |
17.3 |
90 | |||
SS |
285 |
57 |
80 | |||
石油类 |
1033 |
51.7 |
95 | |||
PH值 |
5~? |
/ |
/ | |||
2—生物处理系统 |
厌氧生化 高负荷好氧曝气 中间沉淀池 低负荷好氧曝气 斜管沉淀池 |
CODcr |
840 |
58.8 |
93 | |
TP |
17.3 |
4.3 |
75 | |||
SS |
57 |
/ |
/ | |||
石油类 |
51.7 |
7.8 |
85 | |||
PH值 |
/ |
6~8 |
/ | |||
3—砂滤活性炭吸附 |
石英砂过滤器 活性炭吸附装置 |
CODcr |
58.8 |
47 |
20 | |
TP |
4.3 |
1.3 |
70 | |||
SS |
/ |
/ |
80 | |||
石油类 |
7.8 |
3.9 |
50 | |||
PH值 |
6~8 |
6~8 |
/ | |||
4—系统处理出水 |
排入 城市下水道 水质 |
CODcr |
|
47 |
|
≤500 |
TP |
1.3 |
≤4 | ||||
SS |
/ |
≤400 | ||||
石油类 |
3.9 |
≤40 | ||||
PH值 |
6~8 |
6~9 |
处理出水水质综合分析:
1、总磷优于城市下水道接纳标准,接近国家综排一级排放标准的水质标准;
2、其余各项水质指标也全面优于城市下水道接纳标准;
3、可以作为中水回用于生产过程或用作生活杂用水。
七.工程技术改造预算[略]
八、
技术改造中有关事项说明
1、利用富余的压缩空气作为污泥回流的动力
经过技术改造后的厌氧池中的污泥排放,和中间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排放,都需要提升动力;假如采用污泥泵,则需要两组共4台污泥泵,还必须单独配置电器控制系统,不仅增加了工程投资,也增加了运行费,加重了业主的经济负担。而由于曝气池“A”的改建,使该池曝气面积减少了60%,压缩空气便有所富余,正好可以用来作为污泥提升的动力源,不仅可以大大减轻业主的经济压力,也使得操作维护十分简便,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其中主要的一点是减轻了包括罗茨鼓风机在内等曝气系统的工作压力,可以做到一举多得。
2、采用无动力的生物膜抑制投药和反应装置
新增添的生物膜抑制投药和反应装置,不需要使用任何动力装置,这样就可以做到保持原有电器控制系统的原貌不变,同时也不会增加整个系统的操作的复杂程度。
3、现有电器控制系统和废水站保持原貌
通过上述技术改造措施,原有电器控制系统可以完全保持其原貌不变;操作控制过程也基本不变;废水处理站内的设施设备等的平面布局没有任何改动,只是在原来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的位置上增加了一组同样的设备。
1、对曝气池“A”实施改造前需要短暂停运
在对曝气池“A”实施改造前,由于事先要把“A”“B”两池之间的过流洞口永久封堵起来,所以就要在“A”动工改造之前,把“A”“B”两池作清空处理,然后把洞口用早强水泥和砖石砌筑进行封堵,这期间至少需要两天时间;而清池所需要的时间则要取决于抽水的时间和池内污泥的情况而定,
但是,总的累计时间不会超过一周,如果配合得好,也能在3~5天内完成。
在此期间,可以同时间对加酸反应装置的连接管道进行改接,交叉施工。
一旦将两池之间的过流洞口封堵住,系统就可以通过曝气池“B”作“单边”全流程运行,这样可以保证生产照常进行。
在对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作滤料更新,和将新增的一组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接入系统的时候,可以采取将斜管沉淀池处理出水从出水口超越排放的方法来处理。等到系统全部改造完工后,也就可以将全流程接通,按照改造后的全新工艺全面投入运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