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设计
1.1
设计水量
处理水量:
处理能力:
1.2 处理水质
进水水质:pH=5~6.5,ρ(CODcr)=
600~800mg/L,ρ(BOD5)=100~400
mg/L,ρ(SS)=100~200
mg/L,色度100~400倍。
出水水质: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3中Ⅰ级标准:ρ(CODcr)
100 mg/L,ρ(BOD5)
25 mg/L,ρ(SS)
70 mg/L,色度40倍。
1.3 工艺流程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1.4 主要构筑物设计说明
项目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棉线纤维及颗粒漂浮物等杂物,设计粗细两级格栅,可过滤并清除大部分的杂物,保护后面的机泵正常运行。
1.4.2废水调节池
项目废水来水呈峰、谷不均匀状态,污水pH偏酸性。因此设计两个均质调节池,在调节水量变化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加碱调节水的pH值,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顺利进行。调节池内安装两台高速潜水推流器。
停留时间:6h。
1.4.3一沉池
项目染料为阳离子染料,设计废水脱色放在生化处理的前面,采取加药絮凝沉淀的方式脱色、絮凝反应同时完成,同时可去除水中部分的色度、COD和SS等污染物。
一沉池入口处投加硫酸亚铁作为脱色反应的絮凝剂。脱色效果在pH在8.5~9之间时最为明显。
一沉池安装行车式挂泥机一台。
停留时间:2.8h。
1.4.4水解酸化池
印染废水中含有高分子有机物较难直接被好氧微生物降解,水解酸化池在工程实践中已被证明可以降解高分子污染物质,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在水解酸化阶段,通过缺氧降解,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保证后续生化处理效果。水解池中安装高速潜水推流器,保证厌氧微生物和废水能充分接触,均匀水质。
厌氧池DO浓度控制在0.5
mg/l以下。
设计停留时间:11.96h。
1.4.5
活性污泥池
采用微孔曝气头曝气,使好氧菌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同时曝气可以使池内水和微生物充分接触,保证污染物去除率,好氧池内DO浓度控制在2mg/l左右。
好氧池内安装微孔曝气头,设计风机风量为:11kw,
好氧池停留时间:20.31h。
1.4.6
二沉池
二沉池同一沉池一样设计为平流式,安装行车式吸泥机一台。好氧池内出水自流入二沉池,*重力沉降作用实现泥水分离,上清液通过溢流堰进入中间水池。沉淀出的污泥在吸泥机作用下流入污泥池,然后由污泥泵回流入好氧池,以维持好氧池中的污泥浓度。
二沉池停留时间:3.2h。
1.4.7
氧化塘
氧化塘是一种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生物处理构筑物。主要利用菌藻共生的作用处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塘中的异氧型细菌将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塘中的藻类则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中的碳为原料,合成自身的有机体并释放出氧气。废水经过氧化塘的稳定处理,可确保达标排放。塘内安装增氧机以提高氧化塘的处理效果。
设计停留时间为:57.70h。
1.5主要设备
主要构筑物和设备见表1、表2。
表1 主要构筑物
名称 |
数量 |
规格(m) |
备注 |
调节池 |
2 |
15×10×2 |
砖混 |
一沉 |
1 |
15×4×2 |
砖混 |
水解池 |
|
19×5×2 |
砖混 |
活性污泥池 |
3 |
15×11.5×2 |
砖混 |
二沉池 |
1 |
16×5×2 |
砖混 |
中间水池 |
1 |
5×8×2 |
砖混 |
污泥池 |
1 |
5×5×3.9 |
砖混 |
氧化塘 |
1 |
32.6×4.5×3.9 |
砖混 |
表2 主要设备
名称 |
型号 |
数量 |
(单机)有效功率 |
高速潜水推流器 |
GQT022×325 |
5 |
2.2KW |
行车式吸泥机 |
|
2 |
|
罗茨鼓风机 |
SSR150 |
2 |
11KW |
带式压滤机 |
|
1 |
|
增氧机 |
|
2 |
2.2 |
2.工程调试及运行
2.1
絮凝脱色实验控制
车间内废水出水pH在6.5左右,通过实验硫酸亚铁在pH为8.5~10.0之间时对这种阳离子染料的脱色效果最为明显。
调节pH加碱量在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