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论城镇供水事业发展形势与展望

时间:2007-03-19 来源: 作者:

1 当前发展形势与特点

? (1) 城镇供水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无法替代的物质基础,是各级政府重点扶植和优先发展的先行产业。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供水事业发展更为迅速,已进入"大发展、大提高"的阶段。

??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广大乡镇供水事业的发展。据统计到1999年底止,全国17341个建制镇已有14552个镇建有水厂13828座,其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3298.11m3。供水人口9332.34万人。同时广大村镇供水也得到蓬勃发展,全国村镇用水人口达32296万人。全国城乡用水人口已达到65508.3万人,其供水普及率已达到52.3%,比10年前提高了27.3%(发达国家的供水普及率均在90%以上),但是在水质和工艺设施、管网建设上,还有较大差距。

?(2) 供水行业主管部门坚持了改革开放政策,使全国供水事业发生了很大变革,正在改变 历时30年的计划经济的束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多年来,国家已基本上健全了供水 事业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逐步走向了依法管理的轨道。供水企业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国 家与企业行政隶属关系,开始摆脱"政企不分"的束缚,实行政府产权管理部门向企业颁发国 有资产授权占用证书,以投资收益取代全面干预、建立企业法人制度,通过改制建立完善的 经济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正确处理好产权、经营权、人事权、分 配权等关系,确立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有的中小供水企业已实行股份制,实现 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以产权为纽带把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形成一体,充分调动职工的 积极性。在政府扶植政策的支持下,把国有资产通过公正评估,控股投入企业资产,同时实 行职工持股制,逐步扩大职工股,解决企业扩大再生产资金。并相应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为企业走向自我发展道路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中外合资建水厂和发行股票上市 建水厂,甚至有的建制镇还有私人出资办水厂的事例。

??供水行业要走向自我发展道路,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管理机制,规范水价制度是供水改革 发展的关键。中国水协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进行近10年的调查研究,起草了《城市供水 水价管理办法》,已于1999年由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这将是保障供水企业改革走向自我 发展道路政策的重要措施。但这项工作,还处在试点阶段。

?(3) 供水事业要"大发展、大提高",必须依靠科技兴企。建设部于199312月公布《城 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以来,各地以实现《规划》为目标结合当地具体情况 ,制订了相应的规划和措施。在工程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努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净水工 艺、采用先进设备、仪表、材料,以提高供水水质和安全可靠性,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 。国家为提高供水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从80年代初就开始利用国外政府贷款建设城市供水工程,十几年来已建成数百项城 市供水工程,借以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供水技术,为我国供水事业的设计、施工安装以及 设备仪表、材料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广大科技人员结合国情开发和合理使用了 回转式管、折板式絮凝池,斜管、斜板沉淀池,加速和脉冲澄清池,无阀、双阀移动罩虹吸 池及PAMPAC等混凝剂,为现有设施的挖潜改造、提高水质、降低造价及减少 用地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生物预处理、臭氧活性炭及高锰酸钾氧化以及超滤、微滤膜 备等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又为微污染控制、提高水质提供了手段。在此期间,大力推 广自动控制技术在净水处理、管网运行管理、企业营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确保了供水节能 降耗、减少人员的目的。目前我国大中型水厂,平均处理1m3的水 ,只需1名管理人员。这对降低供水成本是很有益处的。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