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创新深圳水务的思考

时间:2007-03-21 来源: 作者:


  三、积极应对WTO,创新深圳水务
  第一,观念要创新。要增强市场和竞争意识。水生态环境已成为人居环境、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在建设防洪、供水工程的同时,要注重景观建设和水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河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加强水污染的整治,可采用减污和增水的办法,修建截污工程和污水处理设施,或在河道滩地建污水处理槽或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或引清冲污。除此之外,污水资源化和污水处理市场化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措施。
  第二,体制要创新。要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以东江水源工程为主线,选择沿线附近有条件扩容的水库做大水缸,与供水干线串联起来,并网运行,实现原水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并根据事改企的需要,将沿线各水库经资产评估后共同组建深圳原水集团。做大做强,参与竞争。进一步完善水务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产权多元化和投资多元化。抓住加入WTO后外资愿意投资中国水市场的契机,按照市政府新近出台的《深圳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努力实现供水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渠道商业化,以适应WTO规则的水市场。积极研究开放投资对水务行业带来的影响,制定政策引导和规范投融资行为,创造社会资本包括外资进入水务行业的条件。如改革水价形成机制,要研究出台防洪工程修建维护费征收办法,以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水务工程建设。推行供水特许经营制度。通过政府授权经营并实行目标考核,达到行业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协调,实现政府的宏观监控。逐步淘汰一批规模小、水源难以保障的小水厂;促使一些供水区域靠近、管网具备联网运行的供水企业之间以股份制或收购等形式进行合并,组成较大的企业,甚至形成供水集团进行经营,体现规模经营优势,促进技术提高。
  第三,管理要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政府宏观指导相结合,清理、修改与WTO协议不相适应的水务法规、规章和审批制度,完善立法和强化执法力度,特别是要强化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外商投资项目中的实施力度,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严格取水许可和排污许可,保护环境;同时,严格水环境执法,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转嫁
  第四,制度要创新。目前,深圳市水务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均由政府行政发文规定,不能完全适应加入WTO后水务工程建设市场管理的需要。必须制定水务市场准入制度,确定水务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及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确定勘察设计前期工作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编制规程及审批权限,确定竣工验收标准、工程后评价的程序和内容。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将创新管理和科学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有机结合,由传统管理向经营型管理转变。
  第五,科技要创新。加入WTO,将有利于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经验技术。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以水务信息化带动水务现代化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市三防指挥信息系统,通过建立自动采集和自动传输系统,辅以数学模型进行各种分析,通盘掌握全市各地水位、水质等水资源情况,最终建立四通八达的水网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改造落后的工艺现状,达到节能增效目的,并向水务管理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进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水安全和水质保证率,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企业进入良性循环。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创新深圳水务的思考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