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和谐开发
对于黄河大柳对水利枢纽工程的论证工作已历经半个世纪,在此过程中,相关勘测设计、科研研究、咨询论证部门做了大量的勘测、规划和研究工作,其投入的力量之多、参与的专家之广、开展的规模之大、经历时间之久,均为同类工程所见。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贯穿西北和华北人口稠密地区,最近20多年已属资源性缺水河流,在其沿岸兴建密集的重化工业则意味着新增巨大的用水需求。在宁夏记者了解到,2004年宁夏在全国率先提出以省为单位建设节水型社会,出台了《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宁夏自治区政府根据“以水定产、以调增效、以节保供、以转促配、以联补缺”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在此理论指导下,自治区政府对黄委会给予宁夏的40亿立方米黄河水指标进行合理配置,其中包括大柳树工程建设后在南水北调西线生效前宁夏不增加黄河取水量。
进入21世纪,西疗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黄河大柳对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论证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随着前期工作的继续深入,大柳对水利枢纽工程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近日,记者来到在位于黄河上游黑山峡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