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2006年温州市水环境报告

时间:2007-10-22 来源: 作者:

状况

2006年,我市水环境绝大部分水体水质与2005年持平,个别水域水质略有变化。地表水54个市控及市控以上监测站位的监测结果全年平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Ⅲ类水质的站位有24个,比上年度增加1个,占站位总数的44.4%,Ⅴ类水质的站位11个,劣Ⅴ类水质的站位19个。Ⅳ、劣Ⅴ类水质的站位个数比2005年减少1个,Ⅴ类水质的站位个数增加1个。Ⅴ~劣Ⅴ类水质的站位占总数的55.6%温州市地表水水质状况见图1

我市地表水污染特征属有机污染型。主要是受生活污水、垃圾的污染,局部地区河道还受到工业、畜禽养殖业废水的污染。平原河网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水体溶解氧普遍偏低,水域污染的分布是以城市或城镇为主体向外扩散,上游和水库的水质较好,各河网流经城市中下游河段受污染严重,水质较差,部分河段水质严重恶化。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等。

   

饮用水源

2006年度温州市区饮用水源地(山根、泽雅、赵山渡)的28个监测项目进行了12次监测,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评价, 除4月份山根水源地粪大肠菌群项目超标外,山根其他月份以及泽雅、赵山渡二个水源地28个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全部达标。

入海河流

我市入海河流中瓯江、楠溪江、飞云江水质良好,全部为Ⅱ~Ⅲ类水;鳌江水质污染程度有所改善,但仍以劣于Ⅴ类水为主。三大水系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状况见图2

瓯江(温州段):水质较好,瓯江干流小旦断面为Ⅱ类水,杨府山、龙湾断面为Ⅲ类水,水质类别能满足功能要求;楠溪江水质较好,除清水埠断面为Ⅲ类水外其他断面均为Ⅱ水。所有断面都能满足功能要求。

飞云江:水质良好,所有断面均为Ⅱ类水,水质类别优于2005年。除乌岩岭断面由于溶解氧达不到功能水质要求不能满足功能需要外,其余各断面都能满足功能要求。

鳌江:除上游埭头断面为Ⅴ类水外,其他三个断面都为劣Ⅴ类水,都不能满足功能要求。超功能标准项目为氨氮、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等。


            2   三大水系满足功能要求站位百分率图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2006年温州市水环境报告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