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用水效率偏低
为了消除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按人均GDP、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等指标统计(见表4),可以看出,各省市用水的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组成有一定的关系。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用水效率的提高,万元GDP的用水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人均用水量基本可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建设高效、节水型产业,应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表4
地区 |
省市 |
人均GDP |
人均用水 |
万元GDP用水 |
亩均灌溉 |
生活用水(L/d) |
万元工业增值用水 | |
(万元) |
(m3) |
(m3) |
(m3) |
城镇 |
农村 |
(m3) | ||
全国 |
0.75 |
436 |
580 |
473 |
218 |
92 |
268 | |
北方 |
北京 |
2.04 |
281 |
138 |
337 |
291 |
168 |
109 |
天津 |
1.82 |
191 |
105 |
231 |
174 |
93 |
56 | |
辽宁 |
1.20 |
307 |
256 |
432 |
165 |
90 |
113 | |
南方 |
上海 |
3.07 |
658 |
215 |
319 |
380 |
98 |
364 |
浙江 |
1.45 |
445 |
307 |
473 |
308 |
108 |
171 | |
广东 |
1.36 |
573 |
423 |
825 |
484 |
152 |
248 | |
江苏 |
1.29 |
634 |
490 |
520 |
236 |
115 |
335 | |
西北 |
新疆 |
0.79 |
2597 |
3284 |
864 |
265 |
166 |
214 |
5、各地区主要水资源问题
(1)
北方持续干旱,人均用水量只有
(2)南方旱涝交错,水污染发展迅速,并得不到控制,供水安全得不到保证,造成了污染型缺水。
(3)
西北内陆地区水土资源过量开发,人工绿洲的发展挤占了天然绿洲和湖泊的生态用水,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出现了生态型缺水。
6、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1)
长江流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因此太湖流域和上海市可代表我国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用水水平。这两个地区2001年的用水状况见下表5。
表5 用水单位:亿m3
项目 |
总用水量 |
农业用水 |
工业用水 |
生活用水 |
全流域 |
1742.8 |
1017.8(58.4%) |
516.4(29.6%) |
208.6(12%) |
太湖流域 |
297.4 |
100.6(33.8%) |
158.3(53.2%) |
38.6(13%) |
上海市 |
106.2 |
13.7(12.9%) |
77.5(73%) |
15(14.1%) |
(2)
主要用水指标与见表6
从表中可以看出,太湖流域和上海市的人均用水指标较高,主要因该用水量中包括了相当大的一部份火力发电站贯流式冷却用水在内,如上海市的工业用水中,约有一半以上属于火力发电冷却用水。若扣除此项用水,太湖和上海市的用水指标在全国各省市中是比较先进的。但与日本、德国等其它先进国家比较,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6
项目 |
人均GDP |
人均用水量 |
万元GDP用水 |
单方水产出GDP |
(万元) |
(m3) |
(m3) |
(元) | |
全流域 |
0.80 |
405 |
507 |
19.7 |
太湖流域 |
2.70 |
742 |
274 |
36.5 |
上海市 |
3.07 |
658 |
211 |
46.5 |
日本 |
22.4 |
446.4(97.2*) | ||
德国 |
25.6 |
390.6
(85.1*) | ||
经济高收入国家平均 |
45.3 |
221.8
(48.3*) |
注:(1) 人均用水量未扣火电厂用水;(2) *按购买力平价(PPP)换算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