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水资源的开发必须根据人口一经济-水资源一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区域上进行合理配置,实现国土经济的均衡发展。在缺水地区,应限制耗水量大的产业发展,并进行必要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减缓水资源短缺状况。但彻底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仍需要考虑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东线、中线和西线“南水北调”等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必须做好总体规划和科学的论证,要兼顾调入和调出流域的合理需水要求,防止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在规划中应结合投入产出、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分析,对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4)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供水工程的建设问题
新水源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应按照经济规律进行新水源的开发,根据供水成本合理地制定各行业的水价。通过水价的调整,激励用户集资建设节水工程、污水处理回用和地下水回灌工程,减少引用水量。多水源的相互竞争,有利于开源工程的规模控制和资金的合理筹措,并可避免水源工程规模过大,造成不必要的资金积压和浪费,同时提高水源工程的效益。
(5)改革水利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立法和规划工作
加强水资源的持续性开发利用,改变以往水资源工程的重建轻管的现象。改革水资源管理机制,以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水资源权属与开发利用权属相分开为原则,实现包括城市与农村、水量与水质、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与需水在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模式,加强水资源立法工作,加强流域规划与滚动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