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须注重统筹兼顾

时间:2008-01-02 来源: 作者:(作者系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教授)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新举措。实现这一新的要求和举措,必须注重统筹兼顾,合力推进,配套进行。

强化生态

教育,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文明观

生态道德意识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强化生态教育,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文明观,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化生态教育,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切实把党和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多层次地搭建政府与公众座谈对话平台,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信息知情权、传播权和有关决策的参与权、监督权。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权力机关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必要的政策加以约束和诱导。要抓紧制订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尽快完成"自然保护区域法"草案。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健全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节约石油以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同时,加快国家标准制度体系的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类产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科学完善的节能环保体制机制是促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要加快改革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重点在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供气等市场化条件较好的领域推行政府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推动企业成为节能环保的实施主体和投入主体,形成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多方并举、合力推进的投入格局。改革环境保护监管体制,逐步完善"中央监察地方、地方监管单位、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的监管机制。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创造条件。加强环境监管队伍建设,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健全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通过采取集中检查、限期治理、挂牌督办、政府通报等手段,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和贸易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是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要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切实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环保产业发展政策与环境标准。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参加全球环境科学综合研究,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加快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建设环保科技示范工程,培植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把节能环保的要求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努力做到择优引进、科学引进。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环保,加快以节能环保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测算并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投资计划,落实筹措目标,保证资金投入到位。相关部门要加大审计力度,提高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进一步落实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加快研究落实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运营的用地、用电等扶持政策。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须注重统筹兼顾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