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时间:2008-01-21 来源: 作者:



  (一)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防治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污染和遏制人为生态破坏为重点,以强化执法监督和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为保障,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05年,环境污染状况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大中城市和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和管理体系。

  2.具体目标

  2005年,二氧化硫、尘(烟尘及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10%;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氰化物、石油类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20%,降水酸度和酸雨发生频率有所降低。
  重点流域、海域的水污染防治实现规划目标,国控断面水质主要指标基本消除劣V类,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城市地下水污染加重的趋势开始减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标准,大中城市的空气、地表水、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成一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监管水平有较大提高,辐射环境保持良好状态,核电站、核设施排放废物的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得到遏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开始得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农村环境保护得到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标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有所减缓,建成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县,创建一批环境优美小城镇。
  环境保护法律、政策与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环境规划、环境标准与环境影响评价得到加强,环境科研条件与监测手段明显改善,环境信息统一发布与宣传教育得到强化,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与执法能力有较大提高。

  (三)主要计划指标

  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800万吨;
  ---尘(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控制在2000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300万吨;
  ---氨氮排放量控制在165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控制在2900万吨,其中危险废物得到安全贮存或处置;

  2.工业污染防治指标

  ---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450万吨;
  ---烟尘排放量控制在850万吨;
  ---粉尘排放量控制在900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650万吨;
  ---氨氮排放量控制在70万吨;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

  3.城市环境保护指标

  --- 50%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 60%地级以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达标;
  --- 50%地级以上城市道路交通和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标准;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
  --- 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92%;
  --- 新增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5万吨/日;
  ---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8 ...11 >>] 下一页 共11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