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河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时间:2008-01-21 来源: 作者:

(二)工业结构型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我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仍然比较粗放,具体表现为:经济快速增长过多依靠对资源的高强度开发;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产品以能源、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为主;经济增长对资源的利用率低,物质消耗大,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物耗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和水重复利用率低;我省工业结构不合理,拼资源、拼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根本转变,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将进入高增长的爬坡阶段,工业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工业污染源的达标水平总体较低,污染防治设施技术装备落后,超标排放或偷排屡禁不止。随着环保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重污染企业的生产和排污也更具隐蔽性,环保执法难度和执法成本提高。

2005年,我省火电装机容量已达2625万千瓦,比九五末增长近1倍,但火电脱硫设施建设滞后。我省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规划达到4500万千瓦以上的预期目标。十一五期间如何健康有序地推进火力发电的脱硫工作,大幅度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是我省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人口增长与城镇化所产生的环境压力增大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口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继续增长,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加剧,土地、矿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生态破坏压力加大。

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的预期目标是40%左右。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将使城市消耗的资源、能源增加,排污总量相应增加,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难度加大。

(四)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任务紧迫

我省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产值、产品产量和饲养量均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多数缺乏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省十一五将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水平,规模化畜禽养殖将会有较快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五)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

我省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气候多样,灾害频发,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开发强度大,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河道水体污染、断流及丧失使用功能等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区面积扩大,天然湿地萎缩;水土流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较弱;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矿产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严重;旅游开发、交通建设等项目侵占自然保护区的现象时有发生;城市生态调节功能差;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灾害加重。

(六)环保机制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

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操作性不强。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缺乏手段,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排污企业环境守法意识较差。环境保护的政策机制不完善,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环境管理多头交叉,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体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投入不足,环境监测、执法、信息、宣教等能力建设滞后,造成监管能力薄弱、基础差、装备缺,许多基层环保机构甚至缺乏基本的环境监测手段和执法工具,远不能适应日益繁重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我省环境保护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环保工作进一步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已确定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将会为解决结构性污染和区域生态破坏起到基础性作用。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为理顺环保工作体制和机制提供了动力。全省综合实力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较强的物质和技术支撑。广大人民群众环境意识普遍提高,为环境保护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我省正进入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法治,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确保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努力改善我省环境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互惠共赢。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2、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3、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4、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共8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河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