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7年城市水业资产溢价风波引起了金融界、水业界、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和争论。水业资产溢价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还是有目的的外资侵入?城市水业的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大?如何理解这种多元化的资本能力?
回首2007年,另一个震动全国的水业新闻是以无锡蓝藻事件为代表的水污染事件。面对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先天不足的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到底能否接受挑战?市场化发展方向又将有什么新的变化?污水处理企业还需要哪些生存技能?水业产业投资基金能否建立?
面对新资本时代的到来,城市水业应该如何应对?我们专门邀请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针对2007年中国水业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深入和专业的分析,并对2008年中国水业发展做出预测,以飨读者。
过去:2007年城市水业的主题是产业联盟
虽然2007年的城市水业市场一直沉浸在资产溢价的激烈争论中,甚至在2007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投资人公开了他们之间的分歧。近百篇经济类媒体的递进式深入分析报道,引起了相关部门甚至国务院领导的关注,也一定程度引发了对改革方向的质疑。
但是,城市水业的主流企业一直没有偏离投资人战略联盟与合作、共同推进引入市场机制改革的时代主题。城市水业战略合作与产业重组在2007年仍顽强持续。
产业联盟最重要的表现是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在2007年6月的成立。社会投资企业在这个政策性极强的行业中有了一个自己的家。这个家凝聚外资、民营、国有不同类型的社会投资人,也集中了投资、设备、工程、咨询不同产业环节的代表企业。商会透过人大、政协以及各政府部门的广泛政策建议,显示了城市水业第一投资梯队企业的责任感和成熟。战略投资人围绕供水价格与成本政策协同参政,产业联盟也同样体现在各投资主体之间广泛而深入的战略整合与合作上。
因此,尽管2007年的改革争论风起云涌,2007年仍为城市水业的战略联盟年。
现在:产业分级与市场细分正在形成
2007年城市水业的市场格局正发生深刻的演变,这些演变集中在水业战略投资人以资产转让为标尺,正在实现产业分级与市场细分。
1.不能再靠资本通吃天下,需要运营能力和技术能力
一般而言,城市水业投资企业的综合能力由三大能力组成。这三大能力包括运营管理能力、技术集成能力和投资能力,它们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战略投资人的根本支撑。
在特许经营制度之下,这3种能力各有所重,决定了整个项目周期的不同方面。运营能力是特许经营服务的关键,是服务品牌的核心,它决定了服务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技术集成能力对于涉及建设环节的项目(如BOT)则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投资人降低和控制建设成本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直接关联投资人的初期投资总额;投资能力对于特许经营项目而言,由于特许经营项目产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本来是一个辅助性的能力,但是在中国城市水业这个以获得投资为核心改革目标之一的市场而言,投资能力被放大了,它成为投资人获得市场的关键。
2004年之后的城市水业进入了资本拉动时代,而这之前的城市水业则是技术拉动时代。在以项目融资为主流的2003~2005年,处于城市水业改革初期,以首创股份为代表的善于投融资的资本性企业在这个时期独领风骚,连续两年成为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之首。
但是,2006年之后,当水业企业以产权转让形式进入改革视野,城市市场主流、投资环节的竞争格局和竞争模式也因此发生了逆转。
项目融资的本质是一种有限产权,资产价值在企业经营期限结束后归零。而由于缺乏特许经营的立法保障,基本都采取了完全物权的产权转让形式。改革围绕产权转让而展开,这使经营权退化为点缀,特许经营制度因此在水业领域里迷失。
这一改革形式将根本上改变战略投资企业单一的、依靠银行的融资模式。以表内资金为核心的投资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总量,而城市水业低的市场回报也不能满足自有商业资金投资人对回报的要求。
2006年初,城市水业产业时代到来,在产业时代的战略投资人,已经不可能以资本能力这一单一能力通吃天下,也需要兼有运营能力和技术能力。
理论上讲产业时代的城市水业,其产业链服务的总体水平才能表征市场核心能力。有两种市场形态:一是城市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市场竞争则会向产业链下游,尤其是运营环节转移;二是市场资本作为投资主体,则市场竞争向包括投资环节的产业链总体优势上综合。
但是,某种程度上讲,对迅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水业而言,由于《预算法》的制约,城市政府难以成为称职的投资主体,国债等政策性转移支付,也只是一种投资补充。因此,伴随着中国城市水业产业时代的到来,其投资拉动的特征并没有成为过去,但是市场资本的投入方式却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时代的城市水业不是不需要表内资本的能力,而是需要多元化的资本能力。表内融资毕竟受限于企业的资本总量,难以满足产业时代的资本需求。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