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安阳市2006年环境状况公报

时间:2008-02-25 来源: 作者:

  
     2006年,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安阳的发展战略和环保工作目标,以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以实现省、市政府环保责任目标为主线,以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使我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促进了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301天,达标率为82.5%,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提前64天完成了省政府责任目标;我市省控地表水责任断面平均达标率为90.3%,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市控地表水责任断面平均达标率为94.4%;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环境噪声控制区达标率为70%。全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显著,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部分河流水质有所好转,市区地下水整体状况良好,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但从全市环境质量整体情况看,市区西部大气环境及全市地表水污染问题仍较突出,生活垃圾、汽车尾气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形势仍较严峻。
    
水环境
     状况
    
地表水 2006年,我市地表水仍属有机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以下简称COD)、氨氮、挥发酚、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等。辖区内14条主要河流中,淇河全年保持在类水质标准,在14条河流38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类、类标准的断面占7.9%,符合类标准的占5.3%,符合类标准的占18.4%,符合类标准的占5.3%,劣于类标准的占63.1%13条河流污染程度由轻到重依次是:漳河、洹河、永通河、红旗渠、胜利渠、汤河、卫河、万金渠、洪河、硝河、大宫河、金堤河和西柳青河。
    
省控地表水责任断面 我市省控地表水责任断面共3个,分别是淇河黄花营、卫河元村集和金堤河大韩桥。2006年省控地表水责任断面平均达标率为90.3%,其中淇河黄花营为100%,卫河元村集为87.5%,比上年提高26.8个百分点,金堤河大韩桥为83.3%,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海河流域 主要河流是漳河和卫河。
    
市辖海河流域省控监测断面为3个,市第五水厂取水口(漳河岳城水库)水质符合地表水类标准,彰武水库水质符合地表水类标准,洹河冯宿桥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类标准。
    
黄河流域 主要河流为金堤河、大宫河。
    
金堤河2个监测断面、大宫河2个监测断面水质均劣于V类标准。
    
地下水 2006年,我市地下水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硬度和总大肠菌群,与上年相比,水质总体变化不大。市区及主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良好。
    
废水主要污染物及排放情况
     2006
年,全市废水排放量18093万吨,与上年相比减少0.58%。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0353万吨,减少3.13%;生活污水排放量7740万吨,增加3.04%。全市废水中COD排放总量49901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23616吨,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26285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9.83%
    
措施与行动
    
继续实施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活动,加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卫河、金堤河滑县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制药、造纸、漂染、化工、电镀、酿造、化肥等重点行业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禁新上国家明令禁止的重污染项目,拒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项目55个。2006年,我市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完成污水深度治理项目35个,总投资1.24亿元,COD削减量1466.5吨。
    
大气环境
     状况
     2006
年,我市环境空气污染特征仍以煤烟型污染为主,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全市烟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48831吨和111500吨,与上年相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88%,烟粉尘排放量增加2%
    
措施与行动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加大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开展市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巩固安林公路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严防污染反弹;狠抓重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大唐安阳发电厂2×30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通过了省环保局检查验收,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二炼转炉烟气污染治理工程;深入开展高速公路沿线、国道两侧和风景名胜区周围等环境敏感区域污染综合治理,关闭污染严重企业8家,深度治理70家;加大对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管力度,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率在95%以上,运转达标率在98%以上;工业废气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率为93.18%92.23%;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再创佳绩,季节性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环境
     状况
     2006
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由轻污染水平变为良好水平,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次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空气污染类型仍属煤烟型污染;酸雨发生率为0;城市地下水水质整体状况良好;全市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整体较好,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和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有所好转。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2006年,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以空气污染指数API评价,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级天数占11%;良好天数占71.5%;轻度污染的天数占17%;中度污染的天数占0.5%。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的天数占总数的87.9%;为二氧化硫的天数占总数的1.1%。全年污染物浓度日均值达标率为82.5%,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城市地表水   2006年,流经市区的洹河、万金渠、洪河3条河流18个监测断面有66.7%的断面水质超过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挥发酚、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等。根据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洹河污染程度明显减轻,万金渠、洪河污染程度有所加重,3条河流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洪河、万金渠、洹河。
    
洹河10个监测断面中,符合类、类、类水质标准的各占10%;符合类水质标准的占30%;符合类水质标准的占10%;劣于类水质标准的占30%。河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0.30,比上年下降0.09
    
万金渠4个监测断面均劣于V类。河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2.98,比上年上升0.60
    
洪河4个监测断面水质均劣于V类。河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2.99,比上年上升0.40
    
城市地下水 2006年,市区地下水共监测10眼井,水质整体状况良好,但个别井位监测因子有超标现象,主要超标项目是总硬度、总大肠菌群。与上年相比,市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不大。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城市声环境   2006年,全市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整体较好,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和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均有所提高。
    
各功能区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以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最高,其次是工业集中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居住文教区。与上年度相比,居住文教区(昼间)、工业集中区(昼间)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居住文教区(夜间)、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夜)污染程度有所减轻,工业集中区(夜间)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夜)污染程度基本不变。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4.8分贝,低于国家噪声标准,声环境质量级别为好,与上年相比下降了2.9分贝。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5分贝,低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58分贝的限值,与上年相比下降了3.8分贝,声环境质量级别由轻污染变为较好。
    
城市垃圾   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市垃圾产生量有所增加。全年清运生活垃圾36.67万吨,粪便22.23万吨,建筑垃圾40.9万吨。
    
措施与行动
    
加大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在市区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分阶段取缔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提高使用清洁能源的比率;截至2006年年底,市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分别达到100%70%;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控制,严肃查处中、高考期间的噪声扰民现象;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推进秸秆汽化、粉碎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取得显著成效。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49%,绿化覆盖面积2685公顷,比上年增加2%,人均公共绿地6.55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燃气供应持续增长,城市天然气、煤气和石油液化气供气量分别达 23101万立方米、55000万立方米和 8850吨,城市汽化率达到95.8%,已有 66.1万人用上各类燃气;城市供水总量 13160万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117升。城市环境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截至2006年年底,已建成水冲式厕所312座,垃圾中转站63座,道路清扫面积492万平方米。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安阳市2006年环境状况公报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