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2006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

时间:2008-02-25 来源: 作者:

综 述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突出区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弘扬环境文化,加大环保投入,基础设施、环境法制、队伍建设等也取得了明显进展,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在全省经济增长12.7%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有所好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与2005年基本持平,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颗粒物;6条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保持在上年水平,嘉陵江、汉江、丹江水质总体良好,无定河水质轻度污染,渭河和延河水质污染严重,但渭河水质的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全省城市总体声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城市交通噪声控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噪声超标现象仍较严重;辐射环境质量基本维持在天然本底水平。

环境状况

一、大气环境

1、城市空气质量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基本保持稳定。10个地级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平均为2.24,较2005年(2.37)下降0.13,环境空气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上年比较略有下降,二氧化氮变化不大,二氧化硫略有上升,总悬浮颗粒物显著上升。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城市空气以优良或良好为主,大部分城市优良或良好天数比上年略有上升。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

2、主要污染因子

二氧化硫 全省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56毫克/立方米,比上年(0.050毫克/立方米)上升0.006毫克/立方米,年日均值范围在0.0190.117毫克/立方米之间,全省平均水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渭南市、耀州区、三原县、略阳县、韩城市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其他市、县符合二级标准。

二氧化氮 全省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0.032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年日均值范围在0.0130.054毫克/立方米之间,全省平均水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0.04毫克/立方米),所有城市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0.08毫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 7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0.118毫克/立方米,比上年(0.123毫克/立方米)下降0.005毫克/立方米,年日均值在0.0900.138毫克/立方米之间,7城市平均水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除汉中市外,其他城市均超标。

总悬浮颗粒物 监测总悬浮颗粒物的8个市、县、区年日均值为0.309毫克/立方米,比上年(0.293毫克/立方米)上升0.016毫克/立方米,年日均值在0.1700.489毫克/立方米之间,8个市、县、区平均水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20毫克/立方米)。其中商洛市、兴平市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他城市均超标。

降尘 全省城市空气平均降尘量为15.98/平方公里·月,比上年(14.66/平方公里·月)上升1.32/平方公里·月,年月均值范围在6.6832.62/平方公里·月之间,全省平均水平达到省控标准(18.0/平方公里·月)。其中西安、延安、榆林超过省控标准,其他城市均未超标。

3、酸雨

2006年我省整体酸雨发生率低。全省酸雨频率4.9%,较2005年(9.1%)下降4.2个百分点,全省降水pH年平均值为6.07,较2005年上升0.37,酸度降低。降水年均pH值低于5.6的城市由20052个城市(渭南市和商洛市)减少为2006年的1个城市,即韩城市。

出现酸雨的地区有渭南市、韩城市、西安市、略阳县、商洛市和榆林市,较2005年增加2个城市,即韩城市和榆林市。2006年酸雨主要发生在冬季采暖期,而2005年酸雨主要出现在降雨量较多的季节。

4、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为5551.34亿标立方米,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79.68万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11.15万吨;烟尘排放量34.09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26.63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7.46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0.96万吨,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20.25万吨,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10.7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30.61万吨。

二、水环境

1、水环境质量

全省6大水系中,嘉陵江、汉江、丹江水质总体良好,渭河和延河水质污染严重,无定河水质轻度污染。11条城市附近河流,除金陵河、榆溪河和黑河外,其它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在6条主要河流上的40个监测断面、1862公里控制河段中,符合相应功能水质要求的有25个断面,其长度占实测河流长度的70.36%。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体分别占监控河段的5.9%49.0%5.7%18.7%2.2%18.4%

河流的主要污染物质是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污染分担率分别为34.24%14.93%13.50%12.44%12.20%

与上年相比,六条河流中渭河、延河二条河流综合污染指数下降,污染程度降低;汉江、嘉陵江基本持平;丹江、无定河综合污染指数略有上升,污染程度略有上升。

2、主要河流水质

渭河  水质污染依然严重,但污染程度有所降低。13个监测断面中,1个为Ⅱ类水质,1个为Ⅲ类水质,2个为Ⅳ类水质, 9个属劣Ⅴ类水质。76.9%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氨氮、挥发酚、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

延河  水质污染严重,5个监测断面中,3个为Ⅳ类水质, 2个为Ⅴ类水质。60%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五日生化需氧量。

无定河  水质轻度污染,2个监测断面均为Ⅳ类水质,符合水域功能标准。

汉江  水质良好,9个监测断面中,1个为Ⅰ类水质,7个为Ⅱ类水质,1个为Ⅲ类水质。只有1个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氨氮。

丹江  水质良好,5个监测断面中,1个为Ⅰ类水质,3个为Ⅱ类水质, 1个为Ⅳ类水质。20%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

嘉陵江  水质良好,6个监测断面均为Ⅱ类水质,符合水域功能标准。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2006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