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推进污染减排应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时间:2008-04-15 来源: 作者:



  ()减排任务完成的督察、核查和考核体系

  总量办要会同相关部门拟订减排任务完成的督察、核查和考核办法,以政府或减排领导小组名义(也可视具体情况以总量办名义)下发。体系包括建立专项督察组、行政效能督察组、专家技术核查组、综合考核组,以及建立相应的督察、核查和考核办法。

  专项督察组可考虑分别由发改、建设、环保、电监等部门任组长,代表地方政府或减排领导小组分别对下级政府落实目标责任书中结构减排、污水处理厂建设、企业治污设施运转、脱硫设施建设情况等现存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每季一次的督察。下一级政府根据组长单位分工负责的督察内容,确定分别由分管发改、建设、环保、电监等部门的领导接洽、汇报和负责问题的落实。专项督察的情况报总量办,并抄报行政效能督察组和被督察的地方人民政府。

  行政效能督察组由监察部门工作人员任组长,根据专项督察组和专家技术核查组抄告的情况,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减排目标任务现存问题进行适时督察。

  专家技术核查组由减排相关领域专家组成,每半年对减排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核查。专家技术核查组由总量办或相关部门分别负责组织。技术核查至少覆盖占减排量90%以上的减排项目,分别给出每个项目的削减量,为年中、年终对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目标责任考核提供依据。

  综合考核组由地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任组长,对政府、部门的减排目标年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采取听取政府和部门工作汇报,现场查看减排项目进展,审查档案资料,依据专家技术核查组提供情况等多种方式,对政府和部门的减排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考核。

  各项督察、核查和考核设计均应有侧重。专项督察抓重点,督察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技术核查抓全面,为年度考核提供准确依据;综合考核抓宣传,体现领导对减排工作的高度重视。

  各专项督察组成员单位由相关工作领域的政府部门组成。行政效能督察组成员单位由组织、人事、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督察室、宣传等部门组成,根据每次督察的内容,相关牵头的专项督察组组长单位参加行政效能督察。综合考核组成员单位包括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总量办派人参加专项督察组、行政效能督察组、专家技术核查组和综合考核组的督察、核查和考核。

  各督察组牵头部门要制定专项督察计划,确保年度督察任务的完成。督察、核查结束后,各相关督察组、核查组要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交换督察和核查意见,对工作的进展做出客观的评估,督促解决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各相关督察组在督察后要召开专题组成员会议,对问题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政策性建议,并将督察的评估、总结、建议报总量办,并抄报监察部门。同时各相关督察组应将督察中发现的重点问题专报政府。

  理性地讲,在水资源、气候因子等大尺度制约条件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减排任务完成与环境质量改善应有明确的一致关系。环境质量改善并不是说水环境质量的类别、大气优良天数改善和增加了多少,由于目前氮、磷等仍是制约水环境类别的限制因子,可悬浮颗粒物仍是大气优良天数的限制因子,因此,CODSO2减排任务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改善。减排任务完成与环境质量改善关系的判定应从CODSO2单因子浓度的降低幅度来体现。

  对未完成减排任务的地方政府和部门是否进行问责和一票否决,这是检验减排工作是否真正成为国家战略进而成为国家意志和行动的试金石。考核规则落到实处后,减排指标就如同产品质量一样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减排指标就如同GDP增长一样成为领导干部政绩的生命线;环保工作就会借减排工作理顺体制、畅通机制。考核规则落不到实处,环保工作就会停留在体制不顺、机制不畅、法制不全、能力不强的境地。

  ()环保能力建设体系国家减排工作考核办法规定,减排工作完成不只是看污染物指标下降情况,还要考核环保能力建设情况。能力建设包括减排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具体包括4方面的硬件建设和制定三大体系运行办法的软件建设。

  减排工作的五大体系建设情况直接反映着环保部门对减排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认识和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减排工作能否务实推进;直接印证着一个地区推进环保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是否顺畅。

当务之急是全力完成年度任务

  ()对地方政府减排工作情况的基本评价方法

  首先,看减排工作是否已纳入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中。作为政府的主要领导,如果讲不出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工程等情况,就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位领导对减排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行动上是否重视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来判断,如是否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总量办机构,是否出台减排工作有关意见,是否明确本地区总量减排目标,是否落实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减排责任,是否建立了减排目标完成的督察、核查和考核机制等。

  其次,看减排工作是否促进了地方结构调整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结构减排主要解决地方产业结构和布局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以及淘汰落后产能问题;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主要解决地方环境质量不达标问题。产业结构和布局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污染物排放量满足环境质量达标要求,老百姓的生存权、发展权就都落到了实处,就会形成中央提出的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就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地方结构调整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是减排工作的最终目标和减排目标设计与减排任务、计划的来源。

  第三,看减排工作是否促进了环保工作体制和机制的顺畅。要注意地方在推进环保工作中,是否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推进污染减排应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