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益阳市环境保护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时间:2008-04-28 来源: 作者:


   
六.2020年远景规划的框架构想


   
(一)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预计到2020年,益阳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500亿元,保持年均11.4%的稳定增长,人均GDP达到30000元;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将调整为7∶54∶39;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0亿元;城市化率达到60%。届时,我市产业发展水平将进入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前列,初步完成工业化和实现现代化。
   
(二)环境保护远景目标
   
力争到2020年市域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工业和城市污染得到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整治,生态环境基本实现良性循环,环境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益阳跻身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行列。
   
(三)主要环保指标预测
    1
.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
    ——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
    ——
人均GDP达到30000元。
    ——
城市化率达到60%
    ——
环保投资占GDP比例达到3.5%
    ——
单位GDP水耗≤150m3/万元。
    ——
单位GDP能耗≤1.5吨标煤/万元。
    2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指标
    ——
森林覆盖率达到50%
    ——
占全市国土面积30%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得到保护。
    ——
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95%
    ——
城市气化率达到90%
    ——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100%
    ——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
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达到8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达到40%
    ——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dB(A)
    ——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70dB(A)
    ——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继续深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要把十一五环保目标、任务和绿色GDP”指标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执政水平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严格环保责任制考核,建立环保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完善各级政府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参与综合决策的职能,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与协调能力。
   
加强环境保护的体制和制度创新,进一步理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提升基层政府的环境管理水平,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环境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十一五环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法制保障
   
完善环境法治。构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保护目标的法律框架,形成由环保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所构成的配套体系,强化法律的可操作性。特别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实际,强化地方环境立法,根据本地区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制定一系列更具地方适用性和针对性的专项地方性法规。
   
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执法监管体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持对不法排污行为严查狠打的高压态势,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用法律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设立环保法律服务热线,建立环境维权机制和法律援助制度;实行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
   
完善环境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建立环保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提高环境执法装备水平和队伍素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长效机制。
   
(三)科技保障
   
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环境科技创新机制,加强环境科研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市、县环境科学研究部门在环保科学研究、最佳治污实用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中的作用,集中力量对重点污染治理项目进行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千方百计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引进科技人才,优化科研技术队伍结构,充分发挥科技专家的咨询和技术支持作用;切实增加环境科技投入,培育一批高起点的环保骨干企业,着力构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
   
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建立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产业链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绿色技术体系。加强对重点企业和各类工业园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
   
(四)资金保障
   
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拉动环保投资需求,形成政府引导、政策调节、市场运作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融通资金,确保环境保护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资金援助,吸引外商采取BOTTOT等方式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种形式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环保事业,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促进企业加大治污投入。
   
地方财政应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支出帐户,切实把环境保护支出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逐年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保持环保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的增长水平。
   
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探索和运用有效的市场经济手段加强环境保护。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税费经济政策,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按照高于治理成本的原则,逐步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千方百计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筹集资金。此外,要及时做好各项环保投资的技术经济论证,确保投资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五)社会保障
   
进一步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增加宣教能力建设的投入,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循环经济理念教育、生态警示教育、环境法制教育和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在全市建立完善的环境宣教网络体系。
   
依靠人大、政协监督和公众舆论监督,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和环保世纪行活动等工作载体,加强环境宣传报道,开辟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正当渠道,积极引导各类环保民间组织投身环保公益活动,建立有效的公众监督机制。
   
积极倡导先进环保理念,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使环境信息透明化,环境决策民主化,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着力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政府采购中,要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的产品,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消费行为,引导公众建立绿色消费观念和绿色文明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益阳市环境保护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