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金沙江北岸大凉山东侧小凉山区,属康青藏高原东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界于东经103о10’—103о52’,北纬27о49’—28о38’之间。北与屏山,马边县接壤,西以黄茅埂山脊与美姑县,昭觉县毗邻,南与金阳县相连,东隔金沙江与云南省永善县相望。行政区划属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幅员面积2937平方公里,辖10个工委,49个乡(镇),280个村,总人口235289人,其中农村人口212603人,占总人口的90.36%,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48%。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84860万元,粮食总产量8462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85元,财政收入3614万元。
一、农村饮水现状
(一)农村供水基本情况
1、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
我县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造成大部分农村人口饮水取水水量、方便程度、保证率极低,加之农村供水设施数量的严重不足和工程的老化、损毁严重,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农村大部分群众靠在河流、沟渠、塘库、湖泊、坑塘、山溪沟中取水,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程度极低。2004年底,全县农村饮水基本安全人数为123303人,仅占农村总人口的58%,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严峻。我县山高坡陡、水源匮乏,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修建农村集中供水(自来水)工程相对难度大、投资高。由于我县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财政困难,经费紧张,农民收入低,无力筹措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仅在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世纪初新建了一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29881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极低,仅为12.7%。
2、农村供水设施情况及供水能力
(1)集中供水工程基本情况
截止2004年,全县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98处(含自来水公司),水源全部为地表水,受益人口50556人;98处集中供水工程取水方式均为自流取水;有净化设施的集中供水工程4处,受益人口19843人,无净化设施的集中供水工程94处,受益人口30713人;水质定期检验的集中供水工程1处(县自来水公司海湾饮水工程),受益人口21703人,其中农村人口14441人。
全县集中供水工程供水到户的工程有31处,受益人口29881人;以集中供水点方式供水的工程有67处,受益人口20675人。自来水普及率为12.7%。集中供水工程大多分布在我县经济条件较好的锦城、永盛、黄琅三个地区。
根据县卫生防疫部门83年至84年对全县进行的水源卫生学调查及水质检测(包括5个自来水、3条沟水、湖水、凼水、井水)编制的《雷波县水质卫生学调查及评价》资料看,我县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水质良好,为1—2级水源,仅少量三级水,酸碱度较大,硬度较高,适宜作为生产用水和生活饮用水源。供水水质除县自来水厂外,其余工程全部超标;在雨季浊度较高,吃浑水现象较为普遍。从此次现状调查和抽样化验看,我县的集中供水工程在地下出露泉水处取水的水源水质良好。供水水质除有净化设施的县自来水公司供水工程、永盛供水站、杉树供水站和在地下出露泉处取水的箐口乡红岩村、卡哈洛羿子村供水工程等集中供水工程外其余工程大肠菌群全部超标。无净化设施的供水工程在雨季供水水质浊度较高,吃浑水现象普遍。松树乡联合村、山棱岗竹尔窝村、上田坝乡上田坝村等引地表水的管引工程供水水质浊度、色度较高,特别是到雨季更加明显,呈泥浆、豆浆水样;目前我县的集中供水除县自来水厂和杉树、永盛供水站外其余工程均未作任何净化处理。全县集中供水工程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30升左右。
我县人口居住相对较分散,集中供水工程供水规模除自来水公司的供水工程(设计日供水量7000吨),其余均在180吨以下,大多是几十吨、几吨不等。自来水公司管理人员有60多名,按企业化管理运作。公司不具备水质检测能力,水质定期检验委托县疾控中心进行。水费采取抄表到户进行收费的方式,水价每吨0.82元,用水户自行维护产权属自己部分的管道。
日供水量在180至50吨的杉树、永盛、西宁供水站管理人员2~3名,基本上按企业化方式经营,由经营业主负责营运,在县物价部门核定的水价范围内抄表到户收取水费,水价为0.8元每吨。均不具备水质检验的能力,仅在建设初进行过水源水质化验,运行后未再进行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化验。用水户自行管理产权属自己的管道,水价的上调须召开听证会,并选取用水户代表参与。
其余的集中供水工程基本上无专职管理人员,有的由村、组负责管理,有的无人管理,存在吃大锅水现象,经营管理上未按企业化运作,收取很少一点象征性的水费,一些工程采取每年或每月受益户出很少我钱或粮食付兼职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工程确实损坏需维修的经费,有的工程未收水费仅在损坏无水可吃时,受益户大家凑点钱维修。无水质检验能力,从未进行过水质检验。工程遇自然灾害损坏,受益户参与投工投劳。
(2)分散式供水工程基本情况
我县分散式供水工程中有供水设施的有大口井、引泉、集雨三种工程形式。a、全县大口井数量不完全统计有近300口,以大口井作为供水工程解决人口数为15358人。主要分布在我县的箐口、永盛、渡口、中田、谷米、马湖、双河、西宁、八寨、千万贯、五官、雷池、咪姑、莫红等乡镇。大口井水源大多为出露的地表泉水,极少数为山溪水。供水方式为群众采取背、挑方式取水饮用。部分大口井受气候、降雨的影响供水保证率不高,干旱年易干枯。渡口乡关田、渡口、卢家三村大口井水质肉眼观察和味觉判断其水质呈半透明,有少许沉淀物,无异味。八寨乡拉巴村、永盛乡岭岗、槽田、农乐村,箐口乡罗汉村等地的大口井水质肉眼观察和味觉判断其水质透明,无异味,无沉淀物。根据以有的资料和此次抽样化验关田、渡口、卢家村的大口井大肠菌群超标,其余指标正常,可能是受牲畜活动污染,其他地方的大口井水质未超标,适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源。供水方式为受益群众采取背、挑方式取水。b、全县引泉工程数量不完全统计有近280处,主要分布在我县的海湾、箐口、汶水、永盛、回龙、渡口、黄琅、中田、谷米、马湖、西宁、山棱岗、八寨、曲依、千万贯、拉咪、大坪子、雷池、斯古溪、卡哈洛、元宝山、岩脚等乡镇。以引泉方式解决饮水的人口为68284人,饮水水质除渡口乡新滩村水质呈半透明外,其余地方肉眼观察和味觉判断其水质透明,无沉淀物,无异味,根据以有的资料和此次抽样化验在泉水出露点取水的供水水质良好,距出露点较远的除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指标未超标。取水方式为用较简陋的胶管、钢管引至房前、屋后或家中饮用。部分引泉工程受气候、降雨的影响供水保证率不高,干旱年水源易干枯。c、全县集雨工程数量不完全统计有近1100处,主要分布在我县的汶水、永盛、溪洛米、谷米、中田、山棱岗、八寨、千万贯、上田坝、莫红等乡镇。以集雨工程解决饮水的人口为8919人,肉眼观察和味觉判断其饮水水质透明,无沉淀物,无异味,根据以有资料和此次对永盛乡槽田村、上田坝乡丰家坪村集雨工程的水质抽样化验结果表明:永盛乡槽田村较规范的集雨水窖水质良好,适宜作饮用水源;上田坝乡丰家坪村较简陋、不规范的集雨水窖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严重超标。取水方式为用较简陋的胶管、钢管引至房前、屋后、家中饮用或挑水饮用。集雨工程靠集蓄雨水存蓄解决饮用水,供水保证率不是很高,干旱年降雨少的河谷地区当年11月至次年3~4月集雨工程无水可蓄,多数无法提供饮用水。
我县无供水设施直接取用江河水、溪水、坑塘水、山泉水的人口有69486人。其中:a、取用江河水作为饮用水的人口为16600人,主要分布在我县的长河、山棱岗、拉咪、汶水、回龙、谷米、马湖、西宁、罗山溪、桂花、沙沱、烂坝子、山棱岗、八寨、曲依、拉咪、雷池、莫红、卡哈洛、元宝山、岩脚等乡镇。此次调查饮水水质除溜筒河、西苏角河受上游工程施工影响,水质浑浊,有少许沉淀物外,其余河流水质透明。但雨季所有河流受降雨影响,水质浑浊,有沉淀物。根据以有的资料和此次抽样化验结果,大肠菌群所有河流都超标,部分河流细菌总数超标。西苏角河金属元素铅超标。西宁河沙沱乡政府所在地的水样化验结果:细菌总数多达2500个/升,大肠菌群16000个/升;西苏角河支流猴儿沟水样化验结果:细菌总数为270个/升,大肠菌群为16000个/升,铅0.677mg/升。西苏角河下游道班处水质化验结果:细菌总数为480个/升,大肠菌群大于16000个/升,铅0.532mg/升。大肠杆菌及细菌的感染随源头至下游呈递增状态;b、取用溪水作为饮用水的人口为25100人,此次调查的溪水水质透明,无沉淀物,但到雨季受降雨影响,水质浑浊,有沉淀物,根据以有的资料和此次抽样化验结果,所有溪沟大肠菌群都超标;c、取用坑塘水作为饮用水的人口为7482人,杉树乡白沙村、八寨乡挖扎村、莫红乡马处哈村坑塘水肉眼观察和味觉判断其饮水水质浑浊,呈黄绿色,有大量沉淀物,有异味,水质化验结果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大大超标,其中八寨乡挖扎村坑塘水耗氧量超标;d、取用山泉水作为饮用水的人口为20304人,肉眼观察和味觉判断其饮水水质透明,无沉淀物,无异味,根据以有资料渡口乡山泉水水质大肠菌群部分超标,其余指标正常。
(二)水资源及饮水水源现状
1、水资源利用及水质状况
(1)水资源利用现状:我县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850.2毫米,境内径流总量27.03亿立方米,过境水16.48亿立方米(不含金沙江)人,全县水资源总量共43.51亿立方米。我县水资源丰富,属凉山州的多水区。其分布特点是:年内干雨季分明,地域上相差极大,随海拔递增明显。我县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山高坡陡、水资源在地域之间分布极其不均,开发条件困难和经济条件落后,目前开发利用程度极低,与社会经济发展很不相适应。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方面:河道外用水总量12313.9万立方米,开发利用仅占境内水资源总量的2.83%。水能方面:已开发水电装机12943千瓦,年发电量6629万千瓦时,仅占全县可开发量的3.24%。
截止2004年底,全县建成各类水利人畜饮水工程1575处(不含自来水公司的海湾引水工程和老水厂),可供水量15896万立方米,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3.66%。其中引水渠312处,水库3座(马湖水库<中型>库容3330万立方米;落水湖水库<小一型>库容277万立方米;永盛水库<小二型>库容30万立方米,山坪塘30口,微水池3662口;人畜饮水工程1230处(含近年来新建的一批日供水量在20立方米以上,解决人口在2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和部分解决人饮的水利工程和作为饮用水源的微水池,微水池每口算一处),可供水量3500万立方米,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0.81%。引水工程除马湖工程南干渠外,皆属小型渠堰。引水工程设计供水量4714万立方米,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1.09%;蓄水工程设计供水量7599万立方米,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1.75%。水利工程利用地下水48处(不含自来水公司工程),可供水量83万立方米。全县水利工程有效灌面4.89万亩,占耕面积的29.83%,保灌面积3.0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8.76%。
水利工程和灌溉面积主要分布在县内东部的锦城、永盛、黄琅三个工委,蓄水工程也全部在上述地区。由于我县的水利人畜引水工程大多在小溪、小沟中引水,无调节能力。且工程质量差、输水线长、病害多、耕地零星分散、灌面发展困难,工程管理、利用差、水费征收困难。工程供水保证率、渠道利用系数低,病害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