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

时间:2008-06-16 来源: 作者:

综述:2007年,我区在经济增长14.9%、能源消费总量增长11.2%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并呈下降趋势,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良好,城市声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辐射环境状况处于正常水平。

    大 气 环 境

    状况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全自治区14个设区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结果,2007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二级水平,较上年略有提高。14个城市中,达到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护目标要求(二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的城市有11个,达三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的有3个。各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0.632.56,平均值为1.69,比上年(1.76)下降4%。

    14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为0.0110.086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0.045毫克/立方米。其中,达到一、二级标准的有南宁、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百色、贺州、来宾和崇左11个城市,柳州、河池、玉林3城市达三级标准。

    14个城市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范围为0.0030.048毫克/立方米,均达国家二级标准(0.08毫克/立方米)。

    14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范围为0.0280.093毫克/立方米,均达国家二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

    酸雨 2007年城市酸雨污染平均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降水酸度pH平均值范围为4.65(来宾市)~6.90(玉林市),平均值为4.94,较上年(4.89)提高了0.05pH值单位。酸雨频率范围为0(玉林市)64.0%(梧州市),年平均酸雨频率为37.4%,比上年(40.0%)下降了2.6个百分点。

    措施与行动

    实施节能减排方案 《“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明确要求,到2010年,广西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由2005年的106.98万吨减少到94万吨,减少12.1%;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99.4万吨减少到92.2万吨,减少9.9%

    成立了以自治区主席为组长,副主席为副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节能减排办公室,制定了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将减排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有关企业和具体项目,签订目标责任状。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污染减排,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节能减排“百日行动”并加强工作督查,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7年,广西能源消费总量0.6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18%,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1.15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24%。年内共完成二氧化硫工程减排项目43个,结构调整减排项目318个。二氧化硫排放总量97.38万吨,比上年减少2.02万吨,下降2.03%,比2005年减少4.97万吨,下降4.86%。

    水 环 境

    状况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7年,全自治区废水排放总量31980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183981万吨,生活污水135827万吨,分别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7.3%和42.5%。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06.31万吨,比上年减少5.62万吨,下降5.02%,其中:工业来源的化学需氧量为60.77万吨,比上年减少7.17万吨,下降10.6%;生活来源的化学需氧量为45.54万吨,比上年增加1.55万吨,增长3.5%。

    地表水环境 对广西境内32条主要河流62个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表明,2007年度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上保持良好,大部分河段可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62个断面中,57个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为91.9%,比2006年(86.2%)提高5.7个百分点;有59个断面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目标,占95.2%,比2006年(89.2%)提高6.0个百分点。

    珠江流域的黔江、西江、都柳江、融江、洛清江、漓江、桂江、归春河、黑水河、水口河、平而河、明江、左江,长江水系的湘江、资江,独流入海的武利江全年水质均可达到或优于II类标准,水质为“优”;珠江流域的北流江、龙江、下雷河、郁江,独流入海的九州江、防城江全年水质也保持在III类标准,水质“良好”。

    刁江、右江、邕江、北仑河、钦江水质超过地表水III类标准,超标因子主要是溶解氧、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重金属(刁江)等。

    主要河流平水期、丰水期水质相对较好,枯水期水质相对较差。

    近岸海域环境 2007年广西近岸海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70%的监测站位达到三类以上水质标准。

    48个监测站位的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属一、二类水质的站位有24个,属三类水质的站位有10个,属四类水质的站位有7个,属超四类水质的站位有7个。

    水库 2007年度对龙滩水库、岩滩水库、土桥水库、澄碧河水库、百色水库、那板水库、凤亭河水库、屯六水库、大王滩水库、西津水库、青狮潭水库、龟石水库、苏烟水库和小江水库等14座水库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全年期多数水库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但龙滩水库、岩滩水库、大王滩水库和青狮潭水库水质出现总氮、总磷超标,为Ⅳ类水质。与去年相比,凤亭河水库、屯六水库水质略有提高,大王滩水库、青狮潭水库水质略有下降,其它水库水质基本持平。

    部分水库水质受到污染,主要是由于面源污染、库区养殖以及工业企业和旅游活动等排污的影响。

    地下水 2007年,主要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河池及黎塘7个地下水监测区进行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动态监测。此外,对百色市、梧州市主要地下水源水质进行监控。

    区域地下水水位变化主要受大气降雨、水库蓄水和地下水开采量影响。与上年相比,柳州市、北海市和玉林市地下水年平均水位有所上升,水位升幅0.181.23米;南宁市、桂林市、河池市和黎塘镇平均水位有所下降,降幅在0.230.41米。地下水水位变化属正常的波动。

    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评价,广西地下水水质多数为良好级。少数区域地下水水质出现超标,超标因子主要为亚硝酸盐、氨氮、铁、锰、化学需氧量等。

    措施与行动

    工业废水治理 根据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特点,将制糖、造纸、酒精、淀粉等作为污染治理重点行业,采取技术改造与末端治理相结合措施,积极推进企业治污。2007年全区完成工业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项目115项,结构调整减排项目989项。全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8%,工业废水重复用水率达60.2%。

    生活污水治理 采取措施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对所有设区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明确了2007年底前必须开工和2008年底必须建成运行的具体时限,加强了督查。年内南宁市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和埌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桂林市北冲污水处理厂、钦州市河西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42万吨,柳州市龙泉山污水处理厂二期、白沙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即将投运。全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达16436万吨,处理率12.1%。

    流域治理 继续推进左江、右江、邕江、郁江、南流江、钦江等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南宁市从2007年全面整治市区13条内河以改善邕江流域的环境状况。组织开展全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及其保护规划编制。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