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2007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08-07-21 来源: 作者:


  农村水电。全国水利系统统计的新增水电站1945座,水电装机668万千瓦,其中,新增农村水电站1945座,装机容量658万千瓦。当年在建水电站3194座,装机容量2140万千瓦,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903个,装机容量450万千瓦。解决了183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稳步推进。小水电代燃料扩大试点81个项目中有21个已建成并发挥效益。
  水土保持。全国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9万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新增1.38万平方公里。当年实施生态封育保护面积3.3万平方公里,当年新增治理面积2.1万平方公里。实施3679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建黄土高原淤地坝1500余座。当年新修水平梯田311千公顷,新增沟坝淤地面积58千公顷,新栽种水保林面积1497千公顷,新增种草面积537千公顷,建设小型蓄水保土工程17万座。塔里木河治理、黑河治理、首都水资源保护工程深入推进,取得明显的治理成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全面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重点水土保持工程稳步推进,启动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
  行业能力建设。全年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完成投资17.2亿元。其中,防汛通信设施投资1.1亿元,水文设施投资3.8亿元,科研教育设施投资1.9亿元,水利前期投资7.7亿元,其他投资2.7亿元。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累计完成单项工程113项。水利电子政务系统综合办公系统正式运行。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完成验收。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试点工程在16个省级行政区的19个城市进行建设。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进展顺利,全国30个试点灌区全部建设了计算机网络系统。

  三、主要水利工程设施

  堤防和水闸。全国已建成江河堤防28.38万公里,累计达标堤防10.9万公里,堤防达标率为38.4%;其中一、二级达标堤防长度为2.43万公里, 达标率为74.4%。全国已建成江河堤防保护人口5.6亿人,保护耕地4.6万千公顷。全国已建各类水闸41110座,其中大型水闸438座。在全部已建水闸中,分洪闸(进水闸)2656座,排涝闸(退水闸)14288座、挡潮闸4941座,引水闸7562座、节制闸11663座。
  水库及枢纽。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5412座,水库总库容6345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493座,总库容4836亿立方米,占全部总库容的76.2%;中型水库3110座,总库容883亿立方米,占全部总库容的13.9%。全国水库大坝安全达标率 59.45%,比上年提高3.22%。其中,大、中、小型水库的大坝安全达标率分别为90.2%、72.61%、58.75%。
  供水能力。全国蓄、引、提等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7441亿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泵站工程和机电井工程的供水能力分别占总供水能力的 38.5 % 34.3%13.8 % 13.4 %。当年水利系统管理的水利工程实际供水量4931亿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泵站工程和机电井工程的供水量分别占34.9%34.7%14.6%15.8%
  农业灌溉。全国万亩以上的灌区共5869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341千公顷。其中,设计灌溉面积50万亩以上灌区148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259千公顷;30万亩~50万亩大型灌区286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5240千公顷。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7782 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44.4%。全国工程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23489千公顷,占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7 %。在全部工程节水灌溉面积中,渠道防渗节灌面积 10058千公顷,低压管灌面积5574千公顷,喷、微灌面积3853千公顷,其他工程节水灌溉面积4004千公顷。万亩以上灌区固定渠道防渗长度所占比例为14.4%,其中干支渠防渗长度所占比例为35.0%。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47
  机电井和泵站。全国已累计建成各类机电井511.8万眼,其中,安装机电提水设备可正常汲取地下水的配套机电井461.4万眼,装机容量达4629万千瓦。全国已建成各类固定机电抽水泵站50.9万处,装机容量达4838万千瓦。全国累计建成灌溉配套机电井438.9万眼,装机容量4089万千瓦,固定机电排灌站44.4万处,装机容量2395万千瓦,流动排灌和喷滴灌设施装机容量2184万千瓦。
  农村水电。年末全国水利系统统计的水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5969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41.1%,其中农村水电装机5386万千瓦。水利系统水电年发电量1799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36.9%,其中农村水电年发电量达到1635亿千瓦时。
  水保工程。全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到 99.9万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38.7万平方公里,累计实施生态修复面积达70多万平方公里,建成黄土高原淤地坝 2.9万座。全国水土保持网络和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并全面投入运行。
  水文及信息化。年末已建成各类水文测站36720个,其中:国家基本水文站3162个,水位站1221个,雨量站14211个,水质站5468个,地下水监测站12551个,蒸发站17个,实验站90个。全国共建成8561个拍报水情测站,1221个水文预报测站。已建成水环境监测(分)中心265个,水质监测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江河湖库。

  四、水资源利用

  据初步统计,全年水资源总量24696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5%;全年平均降水量606毫米,较上年减少0.7%。年末全国482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326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134亿立方米。
  全年总供水量578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81.2%,地下水源占18.3%,其他水源占0.5%。全年总用水量5789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7亿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481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3%;生产用水520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9.9%;生态与环境用水10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8%。与上年比较,居民生活用水增加2.3%,生产用水减少0.5%,生态与环境用水增加10.7%。在生产用水中,第一产业占71.3%,第二产业占26.7%,第三产业占2.0%。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38立方米,比上年略有减少。万元GDP用水量235立方米(当年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减少1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26立方米(当年价),比上年减少10.9%(可比价)。
  水资源优化调度能力进一步提高。黄河连续8年不断流。山西、河北两省连续5年向北京市集中输水。继续实施引江济太、珠江调水压咸、引黄济淀以及塔河、黑河等生态脆弱河流水资源优化调度,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因水环境污染、咸潮上溯、干旱等原因引起的供水危机和生态危机。
  据对全国14.5万多公里河流水质评价结果,水质符合和优于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61.9%,比上年增加3.6%。与上年比较,全国江河流域水体质量状况比上年略有好转。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实施了水功能区划。黄河干流、海河、松花江、辽河、太湖流域以及长江三峡库区完成了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的工作,全国26各省完成了入河排污口普查或登记工作。全国实施计划用水管理的水量达到总许可水量的70%。审核公布了118各全国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已有16个省区划定并公布了地下水超采区,制定了压采地下水限采计划。全年共接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51起,并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成功处置。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2007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